郑渊洁否认退休 称八年后开写成人小说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作者:徐帆 发布时间:2008-04-15

对于最近被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的“退休计划”,郑渊洁毫不客气地否认:“我从来没说过要退休。那么报道的都是‘标题党’。”

一天花两三个小时就能写6000字的郑渊洁压根不打算退出文坛,但他坦言自己的稿早写“淤”了,还写得越来越不适合孩子看。所以,他的最新计划是:花7年时间给《童话大王》找接班人;从2015年起新创一份周刊给成年人写荒诞小说。

  要给成年人写“童话”

问:你在博客上写要给《童话大王》找接班人,你准备退休了?

郑渊洁:没有啊,我没打算退休。实际上是这样的,《童话大王》被我一个人写了23年。我觉得也不太可能再有人能超过这个纪录了。我想到《童话大王》创办30周年的时候,也就是2015年,正好又是我60岁那年,我想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和这个杂志画上一个句号。所以我在博客上写,我开始找接班人了,要从小学生那里挑,等到2015年他们也正好十七八岁了。但在2015年以后,我还会办一个周刊性质的杂志,只是我不再给《童话大王》写稿了。

问:可现在有很多媒体都在报道,说郑渊洁要退休了。

郑渊洁:他们那都是“标题党”,就喜欢做这种事情吸引别人。实际上我从来没说过这话,也没有这个计划。

问:您说准备在2015年办本新的周刊,这个周刊还是你一个人来写?

郑渊洁:对。新杂志会偏重于给成年人看。这样的作品我现在积累得挺多,也没拿出来出版。严格说是给成年人看的童话。

问:你现在的社会活动特别多,怎么维持每天的写作?

郑渊洁:睡得少,我一天睡3个小时就够了,有时候稍微多睡点,也就是四五个小时。我能迅速恢复体力。每天我都起得特早,一般早上4点半左右就醒了,然后写到六七点钟,差不多能写6000字。这样就不会影响白天的其他活动,比如出去讲讲课,做些别的活动之类。

  鼓励孩子们写日记

问:等你找到接班人了,怎么培养?

郑渊洁:我用7年的时间去培养他们,等他们到了18岁,要是发展得好,帮他们出作品专集。到时候,《童话大王》有可能交给一个人写,也有可能交给好几个人写。这算是组合。现在孩子们追星的一般比较爱追组合,尤其是唱歌、器乐方面的组合,但是好像很少听说有文学方面的组合,我觉得也可以做做这方面的事。

问:你是23岁开始文学创作,从小学生开始培养你的接班人会不会早了点?

郑渊洁:我现在不是让他们当作家那样去写,是像写作文那样去写。其实也不早,骆宾王写《咏鹅》的时候,传说不才7岁吗?古时候的人想靠中文出头是不容易的。我常跟孩子们讲,现在这个时代的竞争要比古代弱得多。因为现在是个很好的时机,很多人都去学英文了。我还拿自己现身说法,说我的书之所以能卖出去1亿多本,是因为我的同龄人都去学英文了,我属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问:在你的培训方法中,会鼓励孩子写日记吗?

郑渊洁:写日记很重要。这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要写给自己看。我每次动员小孩子写日记,都说我自己是从1971年开始写日记的,当时16岁。现在我最后悔的就是没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写日记。我还告诉他们,我在银行的保险柜里就放两样东西,其中一个就是我16岁时开始写的日记本。我现在写回忆性的文章,绝对能精确到哪天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再往前推,就没有了。

  中国人最吝啬的是赞美

问:现在讲课对你来说已经是种享受?

郑渊洁:我很喜欢。好多人说,我以后可能会向演说家的趋势发展。我管孩子们叫老师,他们管我叫“郑同学”。其实毕加索的那句话“我终身向儿童学习”,这真是对的。谁要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孩子是自己的学生,那就是本末倒置、黑白颠倒了。实际上,我真的能从孩子身上学到好多东西。

我儿子上小学时,我就有过办学校的念头。现在我又起这个念头了,以后可以办个学校,我去当校长。我们会采用鼓励的方式。比如说一个孩子数学不好,老考六七十分,家长和同学还老说他不行,他就越来越不行。其实要是这个孩子原来考70分,下次考了71分,我会让全班孩子把整个教室布置得张灯结彩,就跟过节一样,让这个孩子一进教室就大吃一惊。然后师生们集体说:“祝贺你,你多考了一分。”下次他肯定能考到100分了。

问:这个鼓励的方法是来自你的人生经验吧?据说你对博客的态度是“删除博客上一切不喜欢听的话,只保留鼓励的话。

郑渊洁:我喜欢写小说,就因为小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老鼓励我。我的数学成绩不好,就是因为我的数学老师不鼓励我。都说中国人比较吝啬,不是说中国的人均储蓄率世界排名比较靠前,爱存钱嘛。其实中国人最小气的不是自家钱包里的钱,是赞美别人的话。人性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欣赏,你赞扬他之后,他会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好。也会有兴趣了。所以有人问:“郑渊洁,你一个人写了23年,特辛苦特忙吧?”我说,不对,你们都错了,其实我特别享受!(徐帆)

上一篇:《红楼别样红》及“评黛玉之死”新书将签售   下一篇:两本新作出版 李零讲“我们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