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阅读激情 虹影《饥饿的女儿》

作者:陈氏春秋

很久没有读过这么精彩的长篇小说了,尤其是一个女作家写的长篇小说。虹影《饥饿的女人》,让我重新找到了一种久违的阅读激情。其实当阅读成为了你的习惯,你会发现阅读的及激情其实正在慢慢消退。特别是读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碰到让你眼前一亮的好书,简直让人抓狂。读完这本小说,我一连几天都在回想书中的情节与人物,还有那些朴实的对话。感动的波澜一圈圈地在心湖荡漾着,不愿卒散。是的,读了这样的书,你不可能不感动。

《饥饿的女儿》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因此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更大的期待。书中描述了六十年代的人们的成长历程,虹影用朴实的语言,极其切近地恢复和再现了那一代人的成长经验。小说的主人公“六六”出生于一九六二年的重庆,那是大饥饿的年代。她是双重饥饿(食饥饿与性饥饿)的产物,是靠“一根扁担两根绳子“挑着家庭重担又饥又累的母亲和另一个只拥有一副贫穷的肩膀的年轻男人的私生女。因为这一特殊身世,她失去父爱。荒漠似的感情世界,对一片爱的绿洲有着比常人更多的期待。也许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填补那少女世界恐怖的、绝望的、虚无的饥饿深渊。

这本书在国内好像没有那么洛阳纸贵,在海外却是好评如潮。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反差。美国媒体评论称“中国生活的现实从来没被如此强烈的展现过”,英国的书评家则称《饥饿的女儿》是一本让人心都揪起来的书。评论家刘再复说,虹影把饥饿年代的苦难写得令人不寒而栗。这也准确道出了我阅读这本书时的真实感受。

作者写道,饥饿是我的胎教。在梦里总饿得找不到饭碗,却闻到饭香,恨不得跟每个手里有碗的人下跪。那段大饥荒的岁月是中国历史翻不过去的悲惨一页。写到老百姓把能吃的东西都吃了,很多孩子抢吃野蕈中毒。六六的三哥,再冷的长江水也挡不住他冒死跳下去捞东西吃的习惯。只要看到有像食物的东西从上游冲下来,能跟着目标游出好几里。有不少用这种方式寻食的孩子葬身江底,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些孩子被冰冷彻骨的江水卷入漩涡的情景,无辜的生命,令人心酸的结局。但在那个年代,生命多么的卑微。书中还写到了她的三姨夫,沦为一个刑满释放的流浪汉。夜里住在公共厕所,没吃没喝,活活饿死了,眼睛也没闭上。这个三姨夫,同样是一个脆弱的生命凋落的缩影而已。就像孔乙己,就像祥林嫂,就像历史深处那些蚂蚁一样卑微的生命,来去匆匆。

饥饿的不仅是肚子,还有感情上的饥饿,性的饥饿。在三重饥饿的折磨下,少女六六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但她又试图去抓住一个不可能的梦想。对生活,对生命,她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顽强与执着。她希望通过身体最深处的欲望的满足来暂时麻痹现实带来的痛。那种永恒的灵与肉的内在冲突,集中地体现在六六与历史老师近乎畸形的恋爱上。这种不同寻常的爱恋,真的能抚慰一个少女饥饿的心灵么?这种冒天下大不韪的举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以悲剧结束。历史老师最终自杀了,留下的苦难,让六六独自承受。太多的敏锐,带来太多的绝望。

有格言道,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而在吃饱之后却生出无数个烦恼。无论出于那个生存状态,人需要看到希望,需要精神归宿,否则活着就少不了痛苦与折磨。在这个问题上,《饥饿的女人》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尽管这个答案并不圆满。

上一篇:我心中的虹影--“世界”的女儿 下一篇:白鹿原--并不遥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