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狼图腾》

来源:豆瓣 作者:红星

《狼图腾》小说在线阅读  姜戎作品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伟大的华夏民族用智慧和勤劳开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土地,在母亲河身边这片深厚的土地上养育了庞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这是我以前的认识,自从读了姜戎的《狼图腾》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灿烂的华夏文明背后还有一种更古老更悠久的游牧精神做支撑,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狼图腾”精神。

它起源于八千多年前我国西北草原,那里是原始游牧民族的家园,在草原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惟独只有草原狼能驾驭草原,它处在各种复杂关系链的最高端,主宰着草原的生生息息,后来游牧民族得以生存就是在与草原狼不断的冲突和竞争中成长起来的,狼性草原环境具有狼性性格和血液的造血功能,因此游牧民族的骨子里充满了狼性—强悍、勇敢、坚毅、智慧、凶残、团结。他们在和残酷的自然环境和凶狠的草原狼和其它游牧团体做不屈不饶的激烈斗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更强,弱者消亡,这是草原法则。在草原上狼是唯一不别驯化的动物,狼的特性被人们所引用,并在竞争中得以升华,他们视狼为宗师,为至高无上的神灵,从某种意义上讲狼是一种具有某种神秘色彩的动物,她的魅力,它的形象无一不深刻的影响着人们。如果没有狼,就没有草原没有游牧民族,如果没有民族就,那么农耕民族的文明也许早就枯竭了,游牧民族对于后来兴起的农耕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由黄河泥沙冲击而成的华北平原上,在这片广阔深厚的土地上,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下造就了温顺的农耕民族,其性格就像羊一样怯弱、温顺,虽然农耕民族的文明要领先于游牧民族很多,但重要的是民族文明是流,而民族性格是源,民族性格软弱是一个民族最致命的缺陷,华夏农耕文明的致命缺陷就在于这种文明内部没有比阶级斗争更深刻更广泛的残酷激烈的生存斗争。在于恶劣草原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游牧民族相比,农耕民族显然温顺了许多。民族存在决定民族性格,而民族性格决定民族命运。在后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民族受到一次又一次血的洗礼,国破家亡,四分五裂,每一次战争都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强行输入“狼血”的见证,游牧民族就哥,农耕民族则是弟,当弟软化的实在不行的时候,哥就会狠狠的教训不争气的弟,甚至入住中原,掌管整个中国,在辽、金、元这三个朝代都是完全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其中元朝是有史以来我国疆土最广的时期,由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骑兵横扫整个欧亚大陆由此可见蒙古游牧民族的狼性性格是多么的强悍、凶狠,而在秦、汉、唐这三个朝代则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时期,其民族性格由羊性逐渐向狼性过渡,既有文明羊的性格,也有强悍狼的特征,狼羊结合取长补短,造就了当时中国少有的强盛繁荣的局面。那时农耕民族骨子里的羊性成分已经被游牧民族强行灌入的狼性血液给冲淡了,这种狼性血液的输入实质上是一种草原精神的贯通,是一种思想的杂交,是对病态农耕民族注入的一针“强化剂”更是对中华的挽救。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抑制和驾驭人类自身的兽性和狼性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然而,物极必反,羊性农田环境具有羊性性格和血液的造血功能,因此,在这片深厚的农耕土地上,强悍的游牧精神又一次被软化被排斥,真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种不同的民族精神不可能在对方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之所以农耕民族文化的根基这么深厚,是因为在农耕民族的骨髓里“小农主义”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加上势力雄厚的“鸿儒虚道”的催化,这种思想在整个民族中已经根深蒂固,这正是农耕民族的致命弱点。

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面临多次短流的危险,正是游牧民族的及时挽救才得以延续,他们以最原始的方法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而古人则十分憎恶蔑视他们,视他们为野蛮的低等民族,从来没有承认过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所做的巨大贡献,在《史记》中也之字未提,以至于后人全然不知此事,只要说起中华文明,人们总是赞扬、自豪,又有谁会注意到文化落后的草原民族呢?

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小农主义”和“儒、道”的成分很浓,再加上势力庞大的农耕文化,这种混合的民族性格就决定了民族命运只能像羊一样任人宰割,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之战,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到南京大屠杀……无不验证了这一点。

直到今日,中国仍是一个农耕势力深厚的国家,十三亿人口八亿生活在农村,庞大的中华民族几乎同化了所有的异民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的加快,激烈的市场竞争、残酷的世界格局,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起强悍的民族性格是必不可少的强大原动力。

上一篇:《狼图腾》: 满纸荒唐言   下一篇:亿年求得何以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