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色魔”才华横溢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不详

→奈保尔作品集

正是因为奈保尔相信作为一个“作家”,完全可以被人客观地研究,他相信,“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说我,我完全没有兴趣,根本就无所谓,因为我是为这个叫文学的东西服务的。”才让这部正传成为可能。

恺 蒂

《如此人世间:奈保尔正传》

[英]P. 弗兰切著

Picador

2008年第一版

数月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V. S. Naipaul)偕太太娜迪拉拜访了乌干达的一位巫医。巫医住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郊外,房里挂着豹皮,房外倚墙摆着长矛。巫医的小眼睛闪闪发亮,问奈保尔是否想青春永驻,是否有人惹他的麻烦,并说他有机会可以“摆脱”某人,娜迪拉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两位传记作者的名字,一位是旧恨索罗(Paul Theroux),一位是新仇弗兰切(Patrick French)。

关于此事,弗兰切未作评论,索罗却在《泰晤士报》上这样写信挖苦:“巫医只有在游客、小人、俗人和奈氏夫妇这样的人面前才多姿多彩,货真价实的巫医会发现,真正需要治疗的是奈太太。”毕竟也是在非洲生活过的,索罗此言颇有道理。施咒完毕后,娜迪拉才发现自己把钱包忘在了酒店,与丈夫一起狼狈地跑回车边,巫医在后面追着大骂:“你这个邪恶的女人,什么咒语都制服不了你,只有你丈夫能让你听话。”看来这巫医的确货真价实。

奈保尔夫妻去乌干达荒郊拜访巫医,奈太太要巫医对两位传记作者施咒并被巫医追骂,怎么会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原来是娜迪拉自己在《八卦》上撰文披露,有人就是不甘寂寞。去年由弗兰切操刀而成的《如此人世间:奈波尔正传》(The World Is What It Is: the Authorized Biography of V. S. Naipaul)出版,就被评论家指为:“书中描写他极端自私,是家中的霸王和施虐狂。”虽然大家都知道奈爵士出牌没有规律,向来不在乎别人如何说他,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爵士夫人却是吃不了让你兜着走的主儿,都等着她如何发威,于是,乌干达巫医施咒之事就被大家看成了奈家对于钦定传记的评论。

其实,读过索罗的《维迪亚爵士的影子》(Sir Vidia's Shadow: A Friendship Across Five Continents)和弗兰切的《如此人世间》的读者,都不会觉得这两位作者对奈保尔有意恶语中伤或诋毁。前者虽没有后者那么雄浑荡气,严整缜密,更多八卦和文学的夸张,但二者对奈保尔的文学成就都是赞誉有加,都对这位伟大的作家表示致敬。之所以冒犯第二任奈太太,可能还是因为它们所书写的那个主角:因为两本书都在研究,为什么天才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最为极端自私的恶魔?

奈保尔向来充满争议,如果人人喜欢,没有争议,不在公众场合大发雷霆,不恶语伤人,那就不是奈保尔了。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说香更多人说臭,有人称赞更多人谩骂,说他满纸散布仇恨和恶毒。生活真是充满悖论,常常事与愿违,奈保尔一直“宣称”他希望别人把他视为一个“作家”,而不是一个“个人”,因为他相信自己是真命天成,文宿星下凡,天生就是一个作家,这是他父辈传下来的使命。但是,因为他“与人斗,其乐无穷”,人们对他这个“个人”的兴趣,总是远远超过对于他的作品的兴趣。

也许,正是因为奈保尔相信作为一个“作家”,完全可以被人客观地研究,他相信,“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说我,我完全没有兴趣,根本就无所谓,因为我是为这个叫文学的东西服务的。”才让这部正传成为可能。《如此人世间》,取自于奈保尔伟大的杰作《大河湾》开场白。如此人世间!也正该是奈保尔前六十五年生涯的感叹。

奈保尔为何会选弗兰切为他写传,这一直是个谜。在英国文坛上,弗兰切并不是传记大腕,也不是文学高手。他曾在1994年写过英军进驻西藏时的司令官荣赫鹏的传记,以后还出版过两本关于印度和西藏历史的著作。奈保尔获奖后不久,经纪人就找到了他,弗兰切一度很犹豫,因为他觉得这个庞大的项目可能充满着暗礁。最后,他向奈保尔摆出了他的条件:第一,奈保尔必须允许他访问存放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Tulsa大学的奈保尔档案库并让他自由引用其任何内容。这个档案里面包括奈保尔的书信、日志,以及他第一任妻子帕特里莎(1996年去世)二十多年的日记,这些日记连奈保尔自己都从未读过;第二,奈保尔必须花时间接受他的采访;第三,弗兰切计划将传记结束于1996年,奈保尔六十五岁时,在他的第一任妻子去世后不久。

弗兰切的条件开出后,奈保尔那边一下子没有声音。沉默了几个月后,反馈回来了,一切条件统统接受,弗兰切在前言中写道,奈保尔的回信“仿佛极不情愿,字仿佛是一个抽筋的手急速写出来的,用的是淡紫色的墨水”。以后的五年中,奈保尔一丝不苟地遵守着他的诺言,对弗兰切既没有干预,也没有指点;他接受了无数次采访,他给了弗兰切完全的自由。在出版之前,奈保尔也有机会阅读整书的全文,但他是否真将传记手稿从头读到尾没人知道,但是令人震惊的是,他没有要求传记作者修改一字。

奈保尔的这一做法,是他追求事实,崇拜事实的极端体现。六十岁时,奈保尔发现他储藏在仓库里文件中的一部分被管理员意外地销毁了,他非常愤怒,说:“我是事实的崇拜者,我总是相信,事实是美好的,而被修饰过的事实则是可憎的。所以我从来不销毁任何东西,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完整的事实的记录。阅读其他人的自传,总让我很不自在,因为我总是觉得那是修饰过的。所以,那些在仓库里被销毁的文件,其中有很多让人难堪的事,却是事实的一部分。”弗兰切在前言中也引用奈保尔1994年在Tulsa大学的一次演讲中的言语:“人们对作家的生活问东问西,这很合乎情理,真相不应该被掩盖。事实上,对一个作家一生的真实叙述,从文化和历史的意义上来说,可能会比这个作家的著作更具有文学性,也更具有启发性。”

从理性上来说,奈保尔不想隐藏事实;但从感情上来说,他又很本能地要提防一手。在采访过程中,谈到很私人的话题时,他的回答或是宣言般过于自信,或是情感脆弱的一种自卫。但是,弗兰切还是要说,在他采访的所有人物中,奈保尔是最直截了当的。因为他相信一部遮遮掩掩的传记压根就没有必要出版,所以,“在他有生之年,他允许这样一部自传出版,这是一种既自恋又自谦的行为”。

奈保尔的许多争议早已为人所知,例如,他对祖国毫无感情,将自己出生在特立尼达视为是一个错误;祖籍印度没有让他有归属感;第二故乡英国也不能算是家,牛津毕业后,在1952年的家信中,他说:“如果我以后要永远在特立尼达生活,那我宁愿死掉。那个地方太小了,所有的价值观都是错的,那里的人也极小气。而且,在那里我几乎不能做什么……”当然,他也不喜欢英国,“不要以为我喜欢住在这个国家里,这里充满了偏见……”他曾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而且我很喜欢自己作为一个局外人。”

他傲慢,嚣张,他可以翻脸不认人,他自称没有朋友,也不需要朋友。他告诉弗兰切:“在学校里我就只有崇拜者,没有朋友。”成年特别是成名之后,他更是有意回避朋友,因为他觉得那会让他太平凡。“最重要的是不要信任别人,友谊可能会反咬你一口,而且,你不应该把自己强加给别人,你的信任是一种负担。真是一种负担。朋友对我来说一向不重要。”

他非常势利,常常将“黑鬼”这样的字眼挂在嘴上,向来认为自己是印度的婆罗门贵族出身,他在作品中对种姓制度进行深刻的批判,然而在生活中,他又常常端着婆罗门的贵族架子,例如有一次在斯德哥尔摩参加创作研讨会时,他竟雇人为他整理床铺,而其他的大作家们,例如索因卡和马尔克斯等,都自己铺床叠被。

成名之后的奈保尔把整个世界当成他的写作素材,他常说,他完全不受任何感情约束,所以,他可以无牵无挂地观察那些容易动情的灵魂所生存的世界,并在书中写出真相。然而,读到奈保尔与他父亲的关系,就能感到他并不只是个“冷面杀手”。他的父亲生性敏感,神经质,脾气变化无常,是一个不成功的作家,因为婚后与丈母娘一家同住,所以一直感觉是寄人篱下,最大的梦想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家。奈保尔一直与父亲认同,认为悲剧性的父亲其实非常高贵,也相信自己的文学才华完全是父亲的遗传。实际上,强悍的母亲却是他成功的力量:“母亲聪明,充满信息,精力充沛,说话略带嘲讽,这一切都被奈保尔继承。没有母亲和母亲一家的推动,他不可能取得以后的成就。”

奈保尔其实并不复杂,他就是一个才华横溢却又极端自私的魔鬼。在刚开始与帕特里莎交往时,他就这样写信给她:“你拯救了我一次,是你让我能继续生活……我爱你,我需要你。请不要让我失望。请原谅我偶尔会犯的错误:我从心底里知道,在所有我所认识的男人中,我是最杰出的。”即使是在最低谷时,还能如此自信自己是天下第一,而且要求别人不要让他失望,难怪等到他开始发表作品后,帕特里莎很快就成了他的文学助手,佣人,厨子,保姆,被他迁怒的对象。他的创作离不开帕特里莎,他会在半夜把她从床上叫起来听他朗读他新写的一个段落,为他提意见。

然而,他们的婚姻早就陷入了困境。奈保尔称,他在帕特里莎那里从未得到过性满足。帕特里莎不能生育,她被动而羞愧,面对奈保尔暴躁的脾气她只能自责。终于,1972年,四十岁已经出版了十二本书的奈保尔,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进行采访时,遇见了三十岁的阿根廷女人玛格丽特。这个女人个性火爆,玩世不恭,充满性感,她让奈保尔的所有欲望和想象都得到了解放。当奈保尔的好友兼编辑责备他时,他回答道:“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肉体上的快感,你却要我放弃?”这种快感包含着施虐,奈保尔在采访中这样告诉弗兰切:“有两天的时间,我对她非常暴力,我打她打得我的手都发痛。她一点都不在乎。她认为这是我对她的激情所致。她的脸伤得很厉害,她不能出门。我的手也肿了起来。我完全无法控制自己。我非常能理解那些因为激情而作出古怪举动的人。”

人到中年的奈保尔终于体会到了感官的快乐,这也让他的创造灵感汹涌而出。然而,这个彻底的自我中心者也需要帕特里莎的支持,他告诉妻子他的外遇,“她非常善良,她试图安慰我……我的心中充满了忧伤,我希望她能理解,她真做到了。”奈保尔在《游击队》和《大河湾》里都描写了充满激情和暴力的性爱,他把这些段落读给帕特里莎听,问她的意见,帕特里莎聆听之后,颤抖地离开房间,再回来,表示赞叹,提出建议,连问都不敢问奈保尔这些描述中多少是取自他自己的生活,取自于他和玛格丽特的关系。难怪弗兰切要刻薄地说,奈保尔是“家中有个慈母,南美有个婊子”。

这种三角关系持续了二十五年,在帕特里莎的日记中,她从没提到玛格丽特的名字,只用代号表示。奈保尔曾向弗兰切承认,他和玛格丽特的关系毁了帕特里莎,“我被解放了。她被摧毁了。这不可避免。”弗兰切提醒读者:请注意这里的被动语态,仿佛这些并不是他奈保尔所为,而是由一个命运之手操纵着一切。等到妻子一去世,奈保尔就迫不及待地迎娶了新人,连告诉玛格丽特要求正式分手的勇气都没有。

这本《如此人世间》应该能以它的坦诚而成为传记史上的丰碑之作。但是,它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奈保尔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玛格丽特,拒绝接受采访或公开奈保尔写给她的信件。在传记出版十个月后,身在阿根廷的玛格丽特写信给《纽约书评》,说:“奈保尔说我不在乎受虐,我当然非常在乎。”

帕特里莎去世后八个月,奈保尔与娜迪拉将她的骨灰撒在他们常常散步的树林里,《如此人世间》戛然而止。最后一句话只有一个字:“Enough.”

然而这个字带着个脚注:“For the moment.”

不禁让人发问:奈保尔是否还会有勇气,让弗兰切撰写他正传的续篇?

上一篇:"黄仁宇旋风"风起何处? 下一篇:评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