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面壁十年 第2节 耐心

徐存斋马上站起来说:"本官居官过分年轻,学问不足,承蒙指教。"于是改评为一等。当时大家都称赞徐存斋有学问,肚量大会做官。

●耐心

小人物面壁十年苦读修身,想入仕当官,讲究的还要有耐心。耐心是面对自己的志向和目标时要沉得住气。想要进入官场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获得一官半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还是一辈子?官职一直都是官场上的稀缺资源。在这条路上和你同行的不计其数,所以,很多人为了一个官位,都在耐心等待。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二十年?更别说用一辈子去忍受碌碌无为的寂寞和平庸了。然而,唐朝诗坛上的高适却明确告诉官场上的小人物,如果你要混进官场,并且混得好,得苦苦等它五十年。五十年是什么?五十年是为官人修身的最高境界,也只有这样的境界才让高适比他同时代的诗人在官场上更顺利,更通达,更荣耀,并且得到后人极高的评价。《旧唐书·高适传》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少时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虽然他祖上曾是官宦之家,少时跟随做韶州长史的父亲一直旅居在广东,不幸的是父亲很早就死在任上。高适无依无靠,只有靠亲友接济为生。这种接济下的高适其实与现在的流浪汉差不多。然而即使生活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读书、习武两件事,高适却不曾荒废,他的剑术日益精进,文章也写得越来越好。少年时的高适还非常爱交友,这也是为官要累积的财富之一。为了寻求进入官场的路,二十岁的高适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带着自己仅有的一柄长剑来到长安。

年少总是轻狂,高适自以为赴京求官,官职就能唾手可得,然而却是求官久不得果,高适只好长期客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开元十八年前后,高适北上蓟门,漫游燕赵。这时,正值燕山一带发生北部游牧民族侵犯唐朝边境的战事,高适主动前往参加战斗,把求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战场上。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次战斗结束时,高适什么官也没混到手。虽然高适的愿望又一次落空,但是高适并没有放弃自己入仕当官的目标。

此后,高适长期浪游于梁、宋间(今河南商丘一带),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只得靠躬耕田垄过活,甚至有时不得不"以求丐取给"。在此期间,高适交上了两位大诗人,一个是李白,另一个就是杜甫,常与他们一起在齐、赵一带饮酒游猎,怀古赋诗。

跟着名诗人混,高适自然也有几分名气。高适终于被张九龄的弟弟,时任宋州刺史的张九皋发现,"深奇之"。他立即荐举高适做了封丘县尉,而这时的高适已年近五十岁。

能在五十岁当上县官,虽然官不大,但总算已经正式进入了官场,高适本应该高兴,但是在高适的眼中,那只是一个九品小官,这种小官对于他来说,与他的宏图大志相差实在太远了。于是,高适终于在一次酒醉后下定了决心,毅然弃官而去。他像一柄尘封万年的古剑,耐心地等待着,酝酿着长剑出鞘。又一次来到长安后不久,高适被河东节度使哥舒翰看重,封他作为军中书记,入了哥舒翰的幕府,到了军营。这似乎也符合高适的想法,并且高适已经有过作战经验。哥舒翰对高适很看重,高适也在收复黄河九曲之地后随自己的主人哥舒翰入朝献计献策,"盛称之于上前"。此时高适能够为人称道的才能,不止是在战斗中写几篇赞诗,而是有能够为击败敌人而出谋划策的政治远见。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南下。朝廷派高仙芝、封长清平叛,均被叛军打败,两人也被叛军杀害。叛军直逼长安,玄宗任命哥舒翰守潼关,但是又派宦官李大宜做监军。李大宜不懂军事,竟然强迫哥舒翰放弃天险与叛军作战,结果大败,哥舒翰投降。唐玄宗被迫逃往四川。高适想通过军营建功立业的想法又一次失败,但这次高适却不想当逃兵,而是主动去找最高主子,觐见皇帝。

高适从骆谷奔赴河池郡,见到玄宗,上书说:"哥舒翰忠义为国,但是年老体弱,难以胜任;而监军李大宜整天饮酒歌舞,不恤军务。盛夏时节,将士们连糙米饭都吃不饱,怎么能够不败?"(《旧唐书》本传)这一番话使唐玄宗茅塞顿开,龙颜大悦,认为高适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马上任命高适为侍御史,让高适侍候在身边,不久又升高适为谏议大夫。

树大招风,一下子连连高升的高适很快就惹恼了一个大宦官——李辅国。李辅国是大唐王朝中专权最凶的一个。他曾经跟随高力士当过仆役,最后当他自己手中有权时,却将自己的师傅高力士贬谪出京。朝中就连宰相对他都要执弟子之礼。拥立唐代宗后,李辅国更是不可一世,有一次甚至当着自己的主子说:"大家(指皇帝)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高适在朝中的直率当然触及到了李辅国的利益,得罪了李辅国。对付刚刚进入官场的菜鸟,李辅国也不用多费神,只需多向皇上进几次谗言,高适就一路左迁,被贬到四川彭州担任刺史了。

为官是一种能力的彰显,也是一种艺术,更要具备一种别人看不到的远见。在随后的"李璘叛乱"中显示出了高适的这种远见,而这种远见也正是在和他的友人李白的对比中展现的。李白跟高适、杜甫会面时,正好是他被唐玄宗赐金还乡的时候。其实,他的仕途已经结束了,但是志向远大为人自负的李白从来就不认为自己会这样沉沦下去。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太子李亨于甘肃灵宝即位,是为唐肃宗,尊称玄宗为太上皇。李亨的擅自即位激起了诸王的不满,永王李璘在江陵起兵,打算自立。当时李白正在庐山隐居,于是李璘想将这位誉满天下的名士罗至旗下,以壮声威。于是派心腹谋士韦子春三次上山,以平定安史之乱、复兴大业的名义,聘请李白参加他的幕府。李白应聘下庐山,入永王军为幕僚,夫人宗氏竭力劝阻,李白不听。

当时高适正担任江陵长史,如果说李白此时体现的是对政治完全的无知的话,高适却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政治敏感。他一眼看出永王有对抗肃宗之意,于是借口有病,偷偷离开江陵,投奔肃宗,详细介绍了江东形势,说明永王必败之状。肃宗任命高适为节度使,与来瑱、韦陟共同率兵平定永王之乱。野心勃勃的李璘兵败被杀,而曾被李璘奉为座上宾的李白也因"附逆"而下狱,而高适却步步高升,从刑部侍郎坐到散骑常侍,又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最后又晋封为渤海县侯。

高适的成功,在文人圈子里,是一个奇迹。与他同时代的墨客骚人,几乎没有人能有这样显赫的地位。他的好朋友王之涣、王昌龄,只是做到县尉而已;李白虽得意一时,但到最后也沦为"罪人";杜甫一生抑郁寡欢,在战争面前奔走逃亡,妻离子散。唐玄宗对高适不仅予以重用,还"深嘉之",在一道圣旨里说:"侍御史高适,立节贞竣,植躬高朗,感激怀经济之略,纷纶瞻文雅之才。长策远图,可云大体;谠言义色,实谓忠臣。"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真正是荣耀之至。

然而我们再回头来看作为想挤进官场的小人物时,高适付出的耐心:年少进京,但是却放不下架子,"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苦读书",只能唱着"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失望地离开后隐居12年;到燕赵一代浪游2年,无果。太平盛世,游侠依然没有出路;又过了几年,高适再次到长安,又不得不落地而归,这时诗人已经35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基本上前半生已经完了。十余年的隐居生活后,到749年,高适才当上一个小官任封丘县尉。已经快50岁的人,如果不是突然时来运转,他大概就要像孟浩然一样结束自己的生命了。但是,高适并不是一个田园诗人,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当官的梦想,从做九品小县官到封侯,高适在这一条官路上一直不焦不躁,耐心地等到他最光荣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