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阅读: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作品集
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谈何容易?
——《1988》书评
有人看到我在豆瓣给这本书打了五颗星。很不解的问我,这么一本流行小说凭什么能得到五星力荐?
那么请你听我解释。
初次知道这本书是在《独唱团》的第一辑,当时这个故事的主标题用的是成书的副标题《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节选了本书开头的一段。从放出的段落可以看出,此书是一部典型的公路小说,整部书必然会围绕一段旅程展开,也必然会有很多的回忆闪回插叙在里面。
当时节选给我的感觉是,故事性:三星。
直到我在昨天凌晨看完这部小说时,故事性三星的论断依然没有被推翻。
第二次听说这部小说是在韩寒赴香港的那次见面会,看见面会的全纪录我才了解到,这部书的主标题是《1988》,当然,韩寒依旧以他的幽默开了村上春树的《1Q84》一个小小的的玩笑(这在成书的前言里再次被提到)。
到了第三次听说这部小说,小说已经在市面上公开出售了,而有关它的热议都围绕在了“限量珍藏版的十克黄金”上面。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其具有代表性的营销案例,而且精彩,大气,冲这点,我会为这部还没来得及看全本的小说加上半星。按照恰好的说法,韩寒就是年轻一代畅销作家的标杆,他有实力也理应作为标杆立于此世。
中秋夜魔都聚餐,在餐桌上终于看到了闻名已久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当第一次翻开这本成书时,第一感觉是排版的空旷——如果按照正常的三十二开书排版,这本书的厚度至少能压缩到现在的一半。我心里不禁一笑,韩寒啊韩寒,你果然会做生意。旋即这个想法也脱口而出:这书排版……
恰好桑接话了,正因为他是韩寒,是标杆,在这个业界别人不敢这么排,他韩寒就敢,而且他就这么排了,也不会对小说本身有什么影响,你买回去看的时候仍然能感觉到物有所值——或者说物超所值(买到限量版的吗?哈哈哈)。
待到饭局散去走在大街上时,我也禁不住大家的诱惑自己掏腰包买了一本回来,到第二天的晚上,我才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至此,我才真正开始了这部书的阅读。直到昨日凌晨一点半。
之前提到,整本书看完后我依然认为该书的故事性也只是具有一定可读性的“三星”水平。比如刘茵茵和孟孟的人生轨迹,基本上从人物登场的描写就能猜出她们的命运归宿,再比如从故事的开头就能知道这个故事必然不存在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还有那台老旧的“1988”,也必然只是一个符号化的象征。这是公路小说的惯用套路,也是韩寒小说的惯用套路。
但此书的思想性上却有一种在我之前阅读过的韩寒的小说中从未有过的东西。比如说,对整个时代的反思,对过去十来年中国民众生活状态的回溯,对当下社会状态的映射,还有,就是一种“隐隐作痛”和“莫名的恐惧”——这些至少在三四年前韩寒的小说中是从未有过的——而这些都不是在整个故事的大线索中贯穿,而是从支线中反复表露,就像是画家画一幅人物画作,偏偏在人物旁边的树上画上了一只孤独的小鸟,而鸟的眼神你能读懂。又在人物面前的桌子上画一片落叶,而落叶的寓意大家也能知晓。书中随处可见这种若隐若现的隐喻,我把它们看作“从夹缝中生长出的花”。比如“丁丁哥哥”到底是怎么死的?死在那年夏天的北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88的第二年夏天。再比如主人公“陆子野”怎么就是“反革命”了?“野路子”肯定在革命的对立面吧。还有“邻居的邻居家哥哥”,以及“10号”,他们不再像韩寒之前的小说中的人物只代表那一个人或者那一类人,在这本小说里,这些人物不是“类”的代表,而是整个社会下普罗大众整体生存状态某一侧面的符号化。不得不说,这是韩寒本人在写作上的一次自我突破——不管这个突破是大是小。
在这本书之前,我已经有好几年不再关注韩寒的小说,最后一次完整的看完他的小说是《一座城池》,我个人认为,韩寒从《一座城池》和《他的国》开始,在文章思想性方面逐步蜕去了青春文学的外衣,开始着眼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不过按照某的说法,也是因此,他的小说中已经开始逐渐失去原有的“犀利和幽默”。我不敢妄加评断这种变化的好坏,只是很庆幸,他的文改变和我的口味变化还能对得上,在我也不再年少的时候。
转回这部小说,这部小说绝对不适合中学生去阅读,或者说一个普通中学生很难看到这部小说想展示的全部内容。我想此文的阅读群体定位应该是大学生以上。也是因为这点,我愿意在小说的评价上为思想性加“一颗星”。
这时有人会提出异议,韩寒小说思想性再高能和马恩列斯毛比吗?能跟萨特、加缪、维特根斯坦比吗?能跟陀思妥耶夫斯基、品钦比吗?我只能说你丫脑子有病,这些本来就没有可比性。我只是对韩寒自己的小说纵向的做了比较,得出了他的自我超越和客观存在的进步,因此加一颗星,有问题吗?完全没问题吧?
至此,这部小说在我这里一共得了四星半,但是豆瓣没有半星评价机制,我只好给了五星。
最后说一句,评论的标题和本评论主要内容无关,那只是我想感慨的一句话:
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