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乱相初呈(2)

于是杨广在东宫召集群臣,涕泗横流地宣布大不幸的凶闻,一时抢天呼地,莫不号啕大哭。

“请太子节哀顺变!”群臣之首的上柱国尚书左仆射越国公杨素,收泪发言,“国不可一日无君。伏乞开读遗诏,顺天应人,即登大位。”

杨广含泪点头,跪在群臣之前。张衡肃然侧立,开启金匮玉匣,宣读“遗诏”:

第一道: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心怀叵测,暗蓄逆谋,逮交大理寺严讯议罪——等张衡刚读完这道“遗诏”,群臣还在惊愕之际,东宫士卒已把柳述和元岩掩住嘴拖了出去。

第二道:庶人勇,人神所弃,赐死。

第三道:说“皇太子广”,“仁孝著闻,堪成朕志”;如果“内外群臣,同心戮力,以此共治天下,朕虽瞑目,何所复恨?”又嘱咐:丧礼“务从节俭,不得劳人。诸州总管刺史以下,各率其职,不须奔赴。”

“呜呼!敬之哉,无坠朕命!”张衡拉长了声调,摇头晃脑地终于念完了他自己的得意手笔。

于是在群臣拭干眼泪,手舞足蹈的欢呼声中,杨广即位,自定年号为“大业”。

于是,一个物欲极重,而强自矫饰的独夫富有天下,纵欲惟恐不足的荒谬疯狂的时代开始了!

于是,一个仁人志士,自救救人的时代也开始了!一七月的关洛道中,一片荒凉。在李靖看,有生气的只是他所骑的那匹白马,马蹄敲打着坚硬的黄土地面,单调的声响,更增添了几分凄凉寂寞的意味。举目望去,大地如死,人,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人!”李靖在心中感叹地自答:“这年头随时随地可死!”死于开运河、营宫室的沉重的劳力压榨,死于师出无名的征高丽,死于饥馑,死于瘟疫……

自一早离开东都洛阳,整天水米未曾沾牙——年岁荒得连打祭的地方都不容易找到;天色不早,今夜的宿头不知在哪里?一身衣服,被汗湿透了又干、干了又湿,已不知几次!喉头尖辣辣的,干涩得连唾沫都没有了。马,不住地扬一扬头,发出短促的嘶鸣;李靖知道它在向他抗议;他亦早该有它的一份清水与饲料了!

“可怜,”他拍拍马的脖子,叹口气说,“唉,你也是生不逢辰!”

忽然,隐隐传来一阵锣声,李靖抬头看去,发现远处有一片房屋,顿觉精神一振。“快走吧!”他对马说,“有了人家,总可以弄点吃的、喝的!”

于是他微叩马腹,放辔头跑了下去。一进镇甸,大路北面就是一家小店,他下马喊道:“店家、店家。”

“客人干啥?”跑出来一个面黄肌瘦的伙计,有气无力地问。

“这会干啥?住店。”他说,“先把马鞍卸下来,好好给它上料……”

“对不起,你老!”伙计打断他的话说,“我们这儿没有什么吃的,你再赶一阵吧,十五里外,有个大镇,那儿好得多。”

李靖大为失望。“那么,”他问,“井水总有吧?”

“嗯,嗯,”伙计迟疑了一会,慨然答应,“好吧!你请等一等。”

过了好半天,伙计拎来半桶混浊的井水,一只破碗。李靖先舀了一碗,摆在那里等它沉淀,又解下皮袋灌满,然后饮了马。等那碗水稍稍澄清,他一口气喝了下去,味如甘露,美极了。

“多谢,多谢!”他取一小块银子酬谢了伙计,牵着马慢慢往西遛了过去。

不远,一处广场,一群人围着两个胥吏,一胖一瘦,却都是满脸凶相。另外有一名地保,抱着面锣,愁眉苦脸地站在旁边。

李靖倒要听听官府又有什么花样,路上也好注意。于是,在一棵歪脖子树下系好了马,站在人群后面细听。

“大家听清楚了没有?”瘦的那个胥吏,嗓门很大,“我再说一遍,皇帝行幸江都,龙舟要人拉纤,每家出妇女一名,老的不要,丑的不要,要十六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平头整脸的。限三天以内,到县城报到。这是皇命差遣,谁要耽误了,可当心自己的脑袋!”

人群中响起了一片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小声埋怨,但眼中都流露了深沉的怨毒。

“我家没有年轻妇女呢?”忽然有人大声发问。

“你没有长耳朵?刚才说过了,出钱也行。”

“钱也没有呢?”

“哼!你命总有吧!”

“对了!”发问的人,立即接口,大声答说,“命我有。就剩下一条命了!”说完,狠狠地往地下吐了口唾沫。

那胖子胥吏,立刻一抖手中铁链,瞪着眼骂道:“他妈的!你这是干什么?”

“我吐我自己的唾沫不行吗?”理直而气不壮,已大有怯意了!

“你还强嘴。”胖子粗暴地叱斥,然后拿眼去看他的同伴。

瘦的那个大概是头儿。“这家伙不要命,还不好办吗?”他阴恻恻地说了这一句,向胖子微微使了个眼色。

那两人是狼狈为奸惯了的:胖子狞笑着一甩铁链,往那人当头就砸;瘦的更坏,伸一条腿在那人身后,等他惊呼着踉跄后退时,正好绊倒在地上。胖子起右脚踏在他当胸,一链子下砸,立刻打晕了过去。

旁观的都是敢怒不敢言。有那年长的,陪笑讨情,让胖子一掌推个跟斗。

血脉偾张的李靖,再也忍不住了,决心宰了这两个虎狼恶吏,悄然拔剑,剑起数寸,发觉有一双手按在他手上。

李靖转脸去看,有个中年道士以极轻但极清晰的声音说:“匹夫之勇,不可!”

这一下提醒了李靖,惹出麻烦来,耽误行程。小不忍则乱大谋,他按剑归鞘,投以服善受教的深深一瞥。

他亦不再看下去了,退身出来,解马赶路。这些惨剧,十二年来,他看得太多,太多;最叫他忘不了的是,大业七年,为征高丽,在山东东莱海口,建造三百艘战船,自督造的官吏至工匠、民夫,昼夜站在水中,自腰以下,溃烂生蛆,那才真叫是伤心惨目!

“匹夫之勇,不可!”他默念着那道士的话,再一次激励自己,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都无用处——动心忍性,从根本上去点他一把火,才是正办。

忽然,一阵清脆的銮铃从身后响起,回头望去,一匹枣红小川马,驮着那中年道士,正得得地赶了下来。

“前面那位仁兄,请等一等!”道士在马上大喊。

李靖不知他是什么路道。但料想他不致有何恶意,于是,勒住了马等他行近,问道:“道长有话跟我说?”

“四海之内,皆是弟兄。”道士指着前面一片树林说,“咱们到那儿,下马叙叙。”

李靖点点头,一领缰绳,往树林里跑去。等他下马,道士也到了;解下马后一个朱红酒葫芦,拔开盖子,自己先喝了一大口,跟手递给李靖。

这表示酒中无毒,李靖尝了下,是上好的河东汾酒,只是这么热的天,而且又饥又渴,喝这烈酒,不甚相宜,所以浅尝即止,把酒葫芦交还了道士,眼光却落在系在枣红马后的干粮袋上。

道士很机灵,立刻又取下干粮袋,递了过去,同时问道:“贵姓?”

“李!”李靖从袋中取出两个馍,双手一搓,弄成碎块,先喂了马,然后自己取了块往嘴里咬。

那道士的神情很奇怪,眯着眼,不断地打量李靖,仿佛在骡马市挑选牲口似的。

李靖被他看得有些恼了。“道长!”他冷冷地说,“你在我身上打主意?”

“李兄一表人才,今年二十几?”

“二十八。”他照实回答。

“二十八正走眼运。”道士伸两指指一指自己的眼睛,“就在今年、明年,李兄要轰轰烈烈做一番大事业,一举成名,出人头地。”

原来道士在看相!李靖心想,这人的一双眼太活,行迹诡秘,说不定有什么花样搞出来,不可不防,便笑道:“噢,但愿如道长所说的那样。不过,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能做一番什么样子的大事业?”

那道士先不答话,闲闲地走了一圈,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看清了林中别无他人,才走到李靖面前,压低了嗓子说:“杨广这个昏君快完蛋了!方今天下,群雄并起,正是大丈夫成功立业之秋;我孙某相遍天下士,像你这样的骨骼,真还少见。李兄!”他停了一下,重重说出一句话,“你可得早走一条路噢!”

前半段话,李靖倒是完全同意。但说到相法,可就显得有些故弄玄虚了!难道这姓孙的道士,走遍天下,免费给人看相,就是要找个骨骼好的人来成功立业?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杨广这个昏君就可以不完蛋么?

这样一想,李靖觉得不足与言,不可与言,所以故意装作不解地问:“什么路?”

“李兄,这你可不对了!”孙道士大为不悦,“我拿一片诚心待人,你怎么跟我装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