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合 第三节

郑局长告诉我——他和容家的关系是从外祖父那里继承过来的,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他外祖父在戏院里结识了老黎黎,两人后来结成莫逆之交。他自小是在外祖父家长大的,也就是自小就认识老黎黎。后来,老黎黎去世时,外祖父带他去N大学参加老黎黎葬礼,又认识了小黎黎。那年他14岁,正在读初中二年级,N大学美丽的校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初中毕业,自己拿了成绩单找到小黎黎,要求到N大学来读高中。就这样,他进了N大学高中部,他的语文老师是个共产党,吸收他入了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老师双双弃学去了延安,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应该说,当他踏进N大学后,他和容金珍之间就埋下了有一天注定要认识的机关。但正如局长自己说的,这个机关没有很早打开,而是直到15年后,他代表701回N大学来收罗破译人才,顺便去看望老校长,又顺便说起他想要个什么样的人时,结果老校长当玩笑一样的给他举荐了容金珍。局长说:“虽然我不可能跟老校长直言我要的人是去干什么的,但我要的人应该有什么见长,这一点我当时是说得清清楚楚的。所以,老校长那么一说后,我就动了心,因为我相信老校长的眼力,也深知他的为人。老校长不是爱开玩笑的那种人,他跟我开这个玩笑,本身便说明容金珍很可能是我最需要的人选。”事实也是如此,当他与容金珍见过一面后,几乎当即就决定要他。局长说:“你想想,一个数学天才,自小与梦打交道,学贯中西,学成后又一门心思探索人脑奥秘,简直是天造地设的破译人才,我能不动心吗?”至于老校长是怎么同意放人的,他表示,这是他跟老校长之间的秘密,他不会跟任何人说的。我想,这基本上可以肯定,他当初一定是要人心切,只好违反组织纪律,跟老校长如实道了真情的,否则为什么至今还要守口如瓶?在与我交谈中,他几次表明,发现容金珍这是他对701事业的最大贡献,只是谁都没想到,容金珍最后会落得如此不幸的结局。每每说起这些时,他都会痛苦地摇头,长叹一口气,连连地喊道:容金珍!容金珍!容金珍啊——【郑局长访谈实录】如果说破译紫密前,容金珍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模糊不清的,介于天才和疯子间摇摆不定,那么破译紫密后,这形象便变得清晰了,变得优美而可怕,就像一只静默的老虎。说实在的,我欣赏他,崇敬他,但从来不敢挨近他。我怕被他烫伤了,吓着了,这感觉多像对一只老虎。我敢说,他在灵魂里就是一只老虎!他撕啃疑难就像老虎撕啃肉骨那么执著又津津有味,他咬牙酝酿的狠狠一击,又像老虎静默中的一个猛扑。一只老虎啊!兽中之王啊!密码界的天王啊!说真的,虽然就年龄言我是他兄长,就资格言我是破译处元老,他刚到处里时,我是一处之长,可在心里我一直视他为兄长,什么事愿意听他的。我越了解他,接近他,结果就越是成了他精神上的奴隶,跪倒在他脚下,还跪得无怨无悔的。……我前面说过,密码界不允许出现两个相似的心灵,相似的心灵是一堆垃圾。因此,密码界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简直是铁律:一个人只能制造或破译一部密码!因为制造或破译了一本密码的人,他的心灵已被他自己的过去吸住,那么这心灵也等于被抛弃了。由此,从原则上说,容金珍后来是不应该再去承担破译黑密的任务的,因为他的心灵已属于紫密,若要再破黑密,除非他将心灵粉碎了重新再铸。但是,对容金珍这人,我们似乎已经不相信现存的客观规律,而更相信他的天才了。换句话说,我们相信,将心灵粉碎重新再铸,这对容金珍说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客观规律,但无法不相信容金珍。他本身就是由我们众多平常的不相信组成的,我们不信的东西,到了他身上往往都变成了现实,活生生的现实。就这样,破译黑密的重任最终还是压在了他肩上。这意味着他要再闯禁区。不同于第一次的是,这次他是被别人——也是被他自己的英名——抛入禁区的,不像第一次,他深入密码史林的禁区,是他自己主动闯进去的。所以,一个人不能太出众,太出众了,不是你的荣誉会向你靠拢,不是你的灾难也会朝你扑来。我一直没去探究容金珍接受黑密的心情,但他为此遭受的苦难和不公,我却看得清清楚楚。如果说破译紫密时,容金珍身无压力,轻装上阵,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旁人说他跟玩似的,那么破译黑密时,这种感觉他已全然消失。他背上趴着千斤目光,目光压断了他的腰!那些年里,我眼看着容金珍乌黑的头发一点点变得灰白,身躯一点点缩小,好像这样更便于他挤入黑密的迷宫似的。可以想像,容金珍被黑密卷走的血水是双倍的,他既要撕啃黑密,又要咬碎自己心灵,艰难和痛苦就像魔鬼的两只手齐齐压在了他肩头。一个原本可以跟黑密毫无关系的人(因为破译了紫密),现在却背着黑密的全部压力,这就是容金珍的尴尬,他的悲哀,甚至也是701的悲哀。坦率说,我从不怀疑容金珍的天才和勤奋,但他能不能再度创造奇迹,破掉黑密,从而打破破译界已有的一个人只能破译一本密码的铁律,我这不是没有疑虑的。要相信,一个天才也是人,也会糊涂,也会犯错误,而且天才一旦犯起错误来必然是巨大的,惊人的。事实上,现在密码界一致认为,黑密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高级密码,它在设置密锁的过程中有惊世骇俗的愚弄天下之举。正因为此,后来我们有人很快就破译了黑密,那人从才情上说和容金珍简直不能同日而语,但他接手破译黑密任务后,就像容金珍当初破译紫密一样,仅用三个月时间,就轻轻松松把黑密破掉了——(续完)你们听,黑密被人破译了!这个人是谁?他(她)还在世吗?郑局长告诉我:这个人名叫严实,还活着,建议我也可以去采访他一下,并要求我采访完他后再来见他,说是还有资料要给我。两天后,我再次见到局长时,他第一句话就问我:“你喜欢那个老家伙吗?”他说的老家伙就是指破译黑密的严实,他的这种措辞和发问让我一时无语。他又说:“不要见怪,说真的,这里人都不大喜欢严实。”“为什么?”我很奇怪。“因为他得到的太多了。”“他破译了黑密,当然应该得到的多啊。”我说。“可人们都认为他是靠容金珍留下的笔记本得到破译黑密的灵感的。”“是啊,他自己也这么说的。”我说。“不会吧?他不会这么说的。”“怎么不会?我亲耳听到他说的。”“他说什么了?”他问。“他说其实是容金珍破译了黑密,他是徒有其名的。”“噢,这倒是个大新闻。”他惊讶地盯着我说,“以前他从来都回避说容金珍的,怎么对你就不回避了?大概因为你是个外人吧。”顿了顿,又说:“他不提容金珍,目的就是想拔高自己,给人造成是他独立破译黑密的感觉。但这可能吗?大家在一起都几十年了,谁不了解谁,好像他一夜间变成大天才似的,谁信?没人信的。所以,最后看他一个人独吞了破译黑密的荣誉,这里人是很不服气的,闲话很多,都替容金珍抱不平呢。”我陷入了沉思,在想,要不要把严实跟我说的告诉他。说真的,严实没有交代我不能把他对我说的那些拿出去说,但也没有暗示我可以说。沉静一会儿,局长看看我,又接着说:“其实,他从容金珍留下的笔记本中获得破译黑密的灵感,这是不容置疑的,人都是想也想得到的,你刚才说他自己也是承认的。他为什么不对我们承认,正如我刚才说的,无非就是想拔高自己,这也是大家想得到的。因为是大家都想得到的,他硬是否认只会叫人反感,失信于众。所以,他的这个小算盘我认为打得并不高明。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暂且不说它。现在我要问的是,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他都可以从容金珍的笔记本中获得灵感,而容金珍自己却不能?按理说,他可以得到的东西,容金珍早应该得到了,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东西,是他的笔记本。打个比方说就是这样的,好比笔记本是一个房间,里面藏着一把开启黑密的钥匙,结果主人怎么找也找不到,而一个外人却随便一找就找到了,你说这怪不怪?”他比喻得很成功,把他心中理解的事实形象地和盘托出,很透彻,但我要说这不是真正的事实。换句话说,他的比喻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他认定的事实。有那么一会儿,我甚至决定告诉他严实是怎么对我说的,那应该才是真正的事实。但他没给我插话机会,继续一口气往下说:“正是从这里,我更加相信容金珍在破译黑密过程中必定是犯下天才的大错误了,这种错误一旦降临到头上,天才就会变成傻子。而这种错误的出现,说到底就是一个人只能破译一本密码的铁律在起作用,是他破译紫密留下的后遗症在隐隐作怪。”说到这里,局长大人久久地沉默不语,给我感觉像是陷入了悲痛之中,等他再次开口跟我说话时,明显是在跟我话别了。这样,即使我想说似乎也没机会了。不说也好,我想,因为我本来就吃不准该不该把严实对我说的转告于他,既然有机会不说那最好,免得我说了以后心里落个负担。在分手之际,我没有忘记提醒他:“您不是说还要有资料给我吗?”他噢了一声,走到一只铁的文件柜前,打开一只抽屉,取出一只档案袋,问我:“容金珍在大学时有个叫林·希伊斯的洋教授,听说过吗?”我说:“没有。”他说:“这个人曾企图阻止容金珍破译紫密,这些信就是证据。你拿去看看吧,如果需要,可以带复印件走。”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希伊斯。局长承认,他对希伊斯不了解,知道一点也都是听说的。局长说:“当时希伊斯跟这边联络时,我在Y国学习取经,回来后也没让我接触,接触主要是紫密破译小组在接触,当时是总部在直接管的,他们也许怕我们抢功,一直对我们保着密。这些信还是我后来找总部一位首长要回来的,原件都是英文,但都已译成中文。”说到这里,局长忽然想起,我应该把英文原件留下。于是我当场打开档案袋,准备把中英件分开。这时候,我首先看到一份电话记录——钱宗男来电记录,像引言一样的,放在信件之首,只有短短几句话,是这样的:希伊斯是X国军方雇用的高级军情观察家,我见过他四次,最后一次是1970年夏天,后来听说他和范丽丽一直被软禁在PP基地,原因不明。1978年,希(伊斯)死在PP基地。1981年,X军方结束对范(丽丽)软禁。1983年,范(丽丽)到香港找我,希望我帮她联系回国事宜,我没同意。1986年,我从报纸上看到范(丽丽)在家乡C市临水县捐资兴办希望工程事宜,据说现在就定居在临水。局长告诉我,这个钱宗男就是当时在X国中转希伊斯信件的我方同志,本来是我了解希伊斯很好的人选,但遗憾的是他年前刚去世。而记录中提到的范丽丽就是希伊斯的中国夫人,要了解希伊斯,她无疑是独一无二的最好人选。范丽丽的出现,使我有种惊惶失措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