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子东归
势不两立——
其实,不需要郭妻玩弄这样的计策,郭汜和李傕这两个人也迟早会势同水火。只是,由于郭妻如此弄计,两雄之争因而提前开始。
——拥天子者较为有利。
这是每个人都会想到的一点。
献帝于去年(公元194年)十三岁完成成人加冕礼后,准备于近期内娶伏完之女为皇后。
两雄好像同时有了诱拐天子的念头。权力斗争的作战方式,大家的想法都一样吧?
李傕安排密探卧底在政敌郭汜的府邸中。这名密探送回这样的情报:
——郭汜有意奉迎天子至其府邸。
“奉迎天子”只是好听的话,实质上是“诱拐”。
“那个家伙想的计策和我一样。毕竟我们都是董太师(董卓)调教出来的。”
听到密探通报时,李傕苦笑起来。
知道对手已在着手准备,自己当然也不能迟延。
“叫暹过来!”李傕命令道。
李暹是他的侄儿,让这个敏捷而豪胆的人去干诱拐天子这件大事最为合适。
李暹指挥数千士兵包围宫殿,把献帝带了出来。
听到这个消息时,郭汜当然因被李傕抢得机会而懊悔不已。不过,他也不是因此就甘心居下风的人。
少年天子由于担忧两名重臣之抗争,便命令公卿斡旋,使两者和解。郭汜却将以使者身份前来的公卿扣留在自己府邸中。这也是一种诱拐。
李傕和郭汜分别将天子和公卿作为人质后,以长安为舞台,展开斗争了。
李傕于诱拐天子之后,索性放火烧了宫殿。他要使天子有家归不得。
虽然李军中有勇猛的西藏兵,但郭汜却收买了李部属中一个叫张苞的部将,要他于攻击时充做内应。
李因郭汜的奇袭而陷于危机。所幸张苞放的火没有扩大,以及投靠他的白波黄巾军杨奉大力协助,得以击退郭汜军。
帮助李傕的杨奉,转而企图谋杀李傕——他意图取而代之。事迹败露后,他逃向终南山。
战乱又战乱。在长安街市展开的战斗持续两个月之久,死者达数万之巨。
在混乱中,献帝立伏完之女为皇后。这项仪式当然是在李傕府邸举行的。
天子成婚是国家大事,长安却无任何庆祝气氛。东边今日发生小战斗,西边翌日发生放火事件——这是当时的景象。
互不相让的战斗持续一段时期,双雄都陷于疲惫状态。
有一个人在外面观望这个事态很久——这个人是镇东将军张济,他早就料想到会有这样的一天,所以于占领长安后,自愿到弘农。
留在长安汲汲于权力斗争的李傕和郭汜,已到了精疲力尽的地步,他们中的任何一方现在都不能罢手,一旦罢手,对方会立刻攻击过来。于是他们咬紧牙关,继续对抗。倘若此时有人居中调停,他们是一定会乐意接受和谈交涉的。
机会成熟!
张济遂率领大兵,从弘农回到皇都长安。
——促请李、郭二位将军和解,以使天子安心。
他以此为名目。
实际上,正在交锋的这两个人,因而大大吁了一口气。但立即接受调停,会在面子上挂不住,所以两人都提出一些条件。对于这一点,擅长外交手腕的张济当然再三斟酌,最后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使和议成立。
停战条件之一是,李傕和郭汜皆以自己的女儿作为人质,同时释放先前扣留作为人质的天子和公卿。
“朕想回洛阳。”
停战后,献帝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这也难怪,十四岁的献帝和年幼的伏皇后,都是在洛阳出生的人,他们实在不习惯长安颠沛的生活。
由于天子在长安,在此掌握实权的李傕和郭汜因而发生争执。倘若天子不在,纷争自然会平息才对。
“恭请皇上到东边弘农之地,如何?”调停者张济说。
“你这句话居心……”
李刚说了这句话就被张济打断,因为弘农是张济的据地。从李、郭二人手中夺取天子后,将之移至自己的土地——这不等于强抢吗?
“不,我是没有任何野心的。”张济道,“要是有野心,我当初就不会到弘农去,而会留在长安。如同你们……”
李傕觉得张济的话确实有道理。
“请天子到弘农,而我自己不去——这样可以吧?我们三人都留在长安,只把天子和公卿送到东边,应该很公平吧?”
张济的提案倒是颇具说服力的。
“可以。”
李、郭两人最后都表同意,但他们似乎仍彼此猜疑。
这件事情虽有赖于张济之调停,然而,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十四岁献帝坚决主张要离开长安。对他而言,长安是魔鬼之都。先是董卓跋扈,接着是自己成为李傕人质这段时期,长安始终未曾停过流血之事,连赶工急造的宫殿都被李暹烧毁了。
献帝诅咒这长安之地,他衷心盼望的是尽可能地接近自己的故乡洛阳。而洛阳已被董卓烧尽,目前呈现的是一片断瓦残砾景象。居住洛阳既不可能,至少也要到接近洛阳的地方。
“朕想回到东方,无论如何都要回去。”
知道自己只是个傀儡的献帝,绝少做出特别要求,而这次,他却任性起来,坚决强求。
郭汜原本反对天子东归之事,献帝则以绝食与之对抗。
“如果不能回东方去,朕宁愿一死了之。”
拗不过十四岁少年天子之绝食抗议,郭汜最后不得不说:“皇上,那就请回东方吧!”
虽然如此,郭汜并非真正放弃挽留皇帝的意念。
献帝御车由长安东北之宣平门驶出,这是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七月甲子日(第一日)之事。队列于八月甲辰日(第六日)才到新丰。新丰距离长安仅四十余公里,天子一行人行进速度之缓慢由此可见。有数百名宫女的队伍,必须设法征调到弘农途中的粮食,而担任警卫任务的御林军,只有五百名左右。
“不加快行程,郭汜说不定会追来把朕带回。”献帝内心相当焦急。
这时候的李傕,已解散了军团中之精华——西藏兵部队,准许他们还乡,军力大不如前。此时献帝畏惧的是郭汜部队之追击。
过了霸陵时,突然出现数千人的大部队,扬起沙尘,朝天子队列接近过来。
“郭汜果然前来要把朕带回……”
献帝感到大大的沮丧。但片刻后,就知道了并不是郭汜部队。而是曾经意图取代李傕却因事迹败露逃亡至终南山的白波黄巾军杨奉的部队。
“启禀皇上。臣是为了保卫圣驾而赶来的。”杨奉跪伏叩首道。献帝松一口气后,赐给他“兴义将军”之称号。郭汜要是追击前来,五百御林军必定敌不过。虽然杨奉是来路颇有问题的白波流民集团,但无路可寻的天子,只得容纳他们。
不久,董承所率领的数千部队也赶来投入。这是过去董卓女婿牛辅的部队,牛辅后来为从者所杀,失去主子的这个部队,改由董承率领,在这一带流浪。这个流浪部队是听到天子东归之事,为了寻觅仕途,专程赶来的。
董承是约略等于献帝之祖母的董太后之侄儿,对献帝而言,是在异地邂逅叔叔,献帝见到他当然比见到杨奉时更为高兴。董承被授以“安集将军”称号。
“打倒大而无用之徒!”
郭汜以此作为暗语,前往夺回天子。“大而无用之徒”意指御林军。近卫兵团多有仪队性质,御林军成员都是经过挑选的高挑英俊青年,他们的穿着十分华美,因此被一般士兵讽刺为娃娃兵或大而无用之徒。
郭汜原本认为五百个“娃娃兵”一下子就能击溃。未料,天子身边有杨奉和董承率领的大军。结果,被击溃的反而是郭汜这一方。
“咱们走着瞧吧!”
一度退却的郭汜,经过充分准备后,再度追上天子队列。带着一大群女人的天子队伍,行动非常缓慢。
——野狗部队算什么!
郭汜虽然一度被打败,却依旧抱持轻视对方的态度。在他眼里,没有主君,饿着肚子在渭水河畔、终南山麓彷徨的部队,无异野狗集团。但正因为是野狗,所以非常强悍——郭汜没有想到这一点。野狗部队成员即将因立功而得到仕途,因此,个个都非常振奋,准备奋勇死战一番。这样的部队当然会发挥出实力以上的力量。
郭汜部队再度被击退。这是十月一日之事。
但膨胀成为“大军”的天子队伍,竟然起了内讧。
担任财务及补给事宜的是宁辑将军段煨。由于是在饥馑时期行军,因此在征调粮食上颇多困难。而过惯奢侈生活的公卿们,为了得到充足的粮食供应,每每以巴结态度对待段煨,段煨于是变得十分倨傲。
“吃饭的兵卒越来越多,管粮食的我被搞得气都喘不过来啊!不设法减少兵员人数,我再也不负责补给事宜了!”
他甚至公然说出这样的话。
——什么?说我们是吃饭部队!要没有我们,天子早被郭汜抓回长安了呀!把劳苦功高的我们说成吃饭部队,这样的人能饶恕吗!
杨奉及董承等人听到段煨的话,极为愤慨。
——干掉他!
野战将军一般都是脾气暴躁的。他们于是向段煨队伍射箭。
他们对打达十余日之久。献帝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在一旁干着急。虽然如此,十四岁的皇帝还是轮流召来双方主要人物,恳求他们和解。
于天子东归这重要时刻发生内讧,简直是要不得的事情。由于少年天子拼命调停,双方遂同意和解。
天子队伍发生内讧的情报,很快就传到长安。二度袭击失利而意气消沉的郭汜,这会儿抱起希望了:
——还有希望!
正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如下传闻:
——天子已下密诏给兖州曹操,要他到洛阳来迎驾。
说起曹操,这个人是往年反董卓派的急先锋,在东方诸将中,他是唯一能与袁绍抗衡的实力派人物。天子一旦落入曹操手中,接着发下“讨伐长安”逆将之诏书,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郭汜和李傕确实有过挟掳天子和公卿为人质之恶劣行径,因此,一有机会就会遭到讨伐是意料中事。
“在天子为曹操所夺之前,由我们合力夺回如何?所幸天子队伍正在发生内讧,这应该是绝佳机会。我们尽弃前嫌,携手合作吧?”
郭汜由两次战斗经验,深知天子队伍虽然已起内讧,护驾军队却是勇猛无比,不好对付的。光以自己的部队前去,绝对打不过——这么想的他,遂向过去水火不容的李傕和张济呼吁合作。
这三个人都不愿意看到天子落在曹操手里,也就是说,他们的利害关系是完全一致的。
“快追!”
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倘若曹操已由兖州向西出发,前往迎接圣驾,情势就大为不妙。
“我们不能等全军都准备妥当才出发,这样会来不及的。哪个部队准备完成就先出发,分批而去,绝不可耽误时间!”
军队中以董卓旧属凉州士兵居多,他们都是擅长骑马的。比起脚程缓慢的天子队伍,长安三将之军队,在机动力上超出许多。
凉州轻骑兵团,在渭水南岸黄土地扬起滚滚沙尘,一路往东方奔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