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民拒绝超级国患

◎上帝恼怒了

●人民币信誉何在

对凡夫俗子来说,钱确实是一个非常诱人的东西,它是人们社会劳动的一种回报,体现人们的社会价值和地位。每当发放工资的时候,工薪阶层望着自己工资袋中的钞票数目,心中的感触是最为激烈也是最丰富不过的。到这一天,办公室里总会传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语言,有牢骚,有愤懑,有仇恨。想起苏联卫国战争年代,人人享受战时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人人竭尽全力为祖国和民族的存亡而战斗和工作,可每天获得的只是一些仅供维持生命的食品和衣物,个人分配享受了社会最绝对的平等。家庭没有积累,社会也就不可能存在贫富的差别。物质利益的分配只是为了让人活着,只此,再无别的意图。在生存有虞的存亡时刻,为了一件衣物,一块面包而流血,而拚搏。有了工资的概念,社会分配绝对公平的梦想只会是一场梦幻。工资本身就是社会遵循某种分配方式尽可能达到分配相对平均的一种手段。在现实社会,不平均是绝对的,平均只是相对的。

每月的4日,是北京市机关干部生活最潇洒的一天。不知是从何年何月开始,这一天成为机关单位发放工资的日子。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科研所工作已有三年的小张,父母都在外地,而且家庭经济状况不太理想。因此,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小张都要给家中寄去一小笔现款。一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来可以帮助解决两个弟弟的学费,也算分担了父母的困难。每月的5号成了小张上储蓄所存钱的日子,几乎已成惯例。尽管这位年轻的小职员每月的薪水也不过二三百元钱,但他硬是咬牙,从中抽出一百元在他的存款单上添上小小的一笔。

又是一个5号,小张怀揣一张百元面值的票子来到科研所对面的一家银行储蓄所。小小的储蓄所里挤满了人头,有来取款的和来存款的,但是存款的人似乎总要比取款的人多一些。那时虽然正是我国刚刚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第一个星期,但人们还是在感觉存款吃息要比购物保值更值些。因此人们尽可能把暂时富余的钱放进银行的保险柜去。于是,在发放工资的第二天,银行的存款业务特别的繁忙,这也就可想而知。

当小张拿到自己的工资袋,当时的心境确实难以用言语表达——总数量并没有增加。里面躺着的不是几十张钞票而只有几大张票子。平时,数着那几十张“工农兵”,心中有些舒坦,仿佛自己还是一个小有进项的工薪阶层,可现在,面对的只有几张钞票,仿佛本月的日子难捱到尽头。尽管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只是一种自寻烦恼的念头,但应该说人们在心底里产生出一些这样和那样的怪念是情有可原的,无可否认,手中钞票的含金量已大不如前。人民币从那时起,已明明白白地承认了贬值的事实。

似乎只是几天的功夫,银行里都装备起了一种新的机器——验钞机,老百姓乍一听说这一玩艺儿,心中就感到别扭——一平日,口口声声说“顾客是上帝”,这回可好,“上帝”冷不丁地也要遭此不信任的待遇,加之宣传上的保守,百姓对这一新型玩艺儿了解太少,故在刚投入使平的那一阵子,营业员与顾客之间没少发生摩擦。

小张把一张百元面值的钞票和一张活期存单一起隔着柜台递给了营业员。营业员小姐把他的这张钞票在手中捏来捏去,似乎还不够,顺手把钞票塞入了验钞机。

众目睽睽之下,小张如坐针毡。年轻人的自尊心顿时感到被人侮辱一般,他再也无法忍受眼前的不公平待遇,直冲营业员就嚷起来,“你们要干嘛?不相信人,咋的。”

营业员见的多了,也就没有理睬他。

小张见无人理睬他,心中的怒火“腾”地直朝上冒,嗓门也大了起来:“难道人民币还会有假吗?”

在场的几位老太太也替小伙子“鸣冤叫屈”。吵闹声把马路上的行人吸引来不少,把个小小的储蓄所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储蓄所的保安员眼看围观的人群越聚越多,害怕出事,立即按响了报警器。

几分钟后,大批的警察全副武装赶到了。迅速把储蓄所铁筒般包围起来。一边了解情况;一边驱散人群。几分钟后,警察明白了事情的原由,迅速撤离了现场。

这只是一场误会。在新版大额钞票发行的时候,验钞机也同时装备到了金融柜台。不用介绍,百姓猜测也知道金融柜台上新添置的设备是做什么用的。但是,百姓刚刚怀揣崭新的花花大票的时候,冷不丁遭此不信任,心中确实感到很不是滋味。难道银行对自己刚刚发行的还散发着油墨芳香味的钞票会产生怀疑吗?这样做不正是表明银行自己在打自己的嘴巴吗?人民币信誉何在?百姓的头脑中不由地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这种疑问应该说是正常的。发行新钞时,政府会大力宣传新版钞票,可为什么不把验钞机也介绍给民众呢?验钞机的出现,事实上,政府已承认了伪钞的存在,可为什么不广而告之呢?而使守法公民常遭此不信任,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出现一些不应该有的误会。

验钞机检验的结果,小张的钞票绝对没有破绽。银行职员事后既没有解释,更没有宣传,冷冰冰地例行完公事,把小张的存款数登记上存折,把存折冷冰冰地递给小张。

小张强压住无名之火,真想找人发泄,可实在没有合适的对手。

最后,小张伤心地离开了储蓄所,从此他再也不把钱送到这家储蓄所存取。

在那时,如果说市场的商品有假,人们百分之百地相信。尽管那时还未举办“全国质量万里行”之类的活动,但人们对伪劣产品已深恶痛绝,正纷纷自发地开展讨伐活动。可要说人民币有假,绝大多数公民尤其是中青年人很难相信这种事实。在他们的心目中,人民币就如同社会制度一样不容置疑。从他们的孩童时代起,人民币和五星红旗几乎是一样在他们的心中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加之,长期以来的贫穷落后的经济,使人们对金钱只可能存在一种神奇的渴望,不可能会出现哪怕是一闪念的怀疑。久而久之,人民币就如同社会主义制度一样深入人们的脑海中,难以磨灭。很少有人想到,人民币也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和烟酒、药材一样,也会遭受到不法之徒的侵害、伪造。

无数善良的人们由此而遭受到了伪钞的侵害。

◎被亵渎的虔诚

●是江湖义气?是行骗江湖

1989年5月28日中午,云南省蒙自县农民陆某牵着一头水牛进城出售。进城途中,路遇两名牛贩子。牛贩子一见那头膘肥体壮的水牯牛,喜笑颜开,马上就提出要高价收购。陆某一听要高价收购,心中喜不胜收。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终于以145O元成交。陆某揣着这大把的钞票,乐呵呵地回到了家。眼下,今年翻盖房屋的现钱总算有了着落,当晚陆某高兴得一宿未眠。第二天,陆某急冲冲来到信用社。将卖牛款递进营业柜台时,营业员发现其中有24张5O元票面的人民币是假币。经有关部门鉴定,这些钞票全是用进口彩色复印机伪造的。

湖南娄底地区一山村农妇辛辛苦苦把两头猪仔养大,正准备寻一个好机会把肥猪销售出去,换些钱回来,积攒起来留作儿子娶媳妇用。一天黄昏,她家来了两位陌生男人,说是专来收购生猪。那妇人见是收购部门服务上门,打心里喜欢,没顾得多问,就答应下了这桩买卖。来人也表现出很豁达的样子,没用商量的口气,就一口同意了那妇人提出的价码。收购人二话没说从腰包里掏出10张5O元面值的人民币交给那妇人。双方都很满意地做成了这笔生意——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大家都满意而归。第二天,农妇高兴地来到当地信用社,当信贷员告诉她这些钞票都是假的时,那妇人当场休克在地上,不省人事。幸亏有人及时把她送进了医院,才万幸得救。

1991年的春节,对浙江衢州市万田乡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日子。辛劳一载的庄户人家终于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喜悦年,家家户户五谷丰登,特别是遇上了一个少有的柑桔丰收年。还在去年秋季时,万田乡的漫山遍野挂满了黄灿灿的柑桔,被丰收的喜悦浸泡的农民终于抒发出了一年来郁在心中的闷气,眼看着这黄灿灿的果实,庄稼人还未等收获就盘算起收获后的安排来了。张家计划把平房翻盖成二层小楼。李家已和亲家订好了准备来年的春节把儿媳妇迎进门来。……各家各户都已有一本家务帐,只等那黄灿灿的柑桔变换成绿花花的钞票。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庄稼人正准备把柑桔收摘回家时,上级政府却突然发来了令果农们目瞪口呆的消息:今年政府不再统购统销柑桔。这就是说各家各户的柑桔只能自找销路。

这一信息对长期以来只知与泥巴打交道的农民来说不止是一种震怒,数十年对农副产品统购统销的体制已把中国的农民和市场之间隔上了一道厚厚的篱笆。特别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的恶梦还难以从中国农民的心中驱散。市场对中国农民来说还是一道新课题。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在中国确立的时候,让农民自己一步跨入市场经济的海洋,确实有很大的困难。更何况是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实巴交的普通百姓。

刚刚还沉浸在丰收喜悦之中的果农突然脸上布满了忧愁。在这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信息不灵,要推销成百上千吨的柑桔谈何容易。果农的忧虑是有其道理的,要让刚放下锄头的庄稼人去拿秤杆,自然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对市场两眼摸黑的人来说,必然会对市场产生恐惧。万田乡果农尽管用尽了浑身的解数,却也未能把那堆成小山的柑桔演变成钞票。转眼到了春节,各家各户都还有大量的存货,眼见一年的收成就要砸在自己的手里,果农们焦虑万分。

春节前的一天,两位外地来的收购商给万田人带来了福音。收购商一到万田乡后,便夸下海口:有多少柑桔收购多少,来者不拒。万田人感到喜从天降,不容多思,各家各户纷纷踊跃献出自家的全部存货。收购商很讲义气,全部用高价收购。这一天,万田人又一次沉浸在喜悦之中。临近黄昏时,收购人用雇来的两辆卡车拉走了收购来的10吨柑桔,满载而去。

万四人看着绿花花的票子心花怒放。当天晚上,万田人高兴得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王雪云等果农兴冲冲地来到信用社存款时,岂料储蓄员把钱送入验钞机验过之后,隔着柜台,冷冷地丢过来一句“钱是假的。”这话犹如一声霹雳,把王雪云等人震得惊呆好一会儿。

不祥的消息传到万田乡后,万田乡就成了撒入了盐粒的油锅,炸开了。幸亏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及时掌握了情况.迅速采取措施,才预防了这场果农的骚乱。公安机关昼夜奋战,迅速破获此案,追回了全部赃款,避免了果农的损失。

●票子昨会滑腻腻的呢

1993年的春节前后,辽宁省新民县瓦房村农民李连喜家上演的那场大悲大喜的闹剧,直今仍令众乡亲们津津乐道。

1月8日上午,李连喜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人自称李山,家住沈阳市大东区。淳朴厚道的东北庄稼汉见是老乡来访,很是高兴。正值春节临近,自然少不了推杯换盏、吆三喝五一番。几大杯老酒下肚,主人和客人的脸上都渐露微醺。话匣子也不由自主地打开了。

李山眯眯着醉红的小眼对李连喜说:“老哥,我这次找上门来,是想和您做一笔生意.不知肯不肯赏脸。”

李连喜也有些晕乎,听说是寻上门来的生意,眼睛瞳孔放大了。“老弟,什么生意啊?你说说看。”

“烦您代我收购3万公斤玉米,每公斤给您5分钱的手续费。”

李连喜马上在脑子里转起了小九九。每公斤5分钱,3万公斤就是1500元钱,就相当一年种地的收入。李连喜忍不住心花怒放:“兄弟,这买卖我跟你做定了。干杯!”

又是几杯下肚,最后风卷残云。李山酒足饭饱后离去。

两天后,一青年人给李连喜送来了麻袋。

又过了两天,正是黄昏时,还是那个送麻袋的青年人领来了3辆卡车,将李连喜代为收购的3万公斤玉米全部拉走。临走时,在昏暗的灯光下,交给李连喜12625元人民币。

第二天,几位卖粮大户兴致勃勃地来到李连喜家领取卖粮款。李连喜一边与卖粮户说笑,一边数点着钞票。点着、点着,李连喜手感到钞票有些不对劲:“票子咋会滑腻腻的呢?”再仔细一瞧,李连喜冷不了打了一寒颤:这50元的大票号码咋会都一样呢?在场的乡亲们马上围拢了过来,仔细一查,这12625元人民币,除了5张是真币外,其余252张全是假币。

李连喜急匆匆赶到公安局报了案。新民县公安局刑警队立即展开侦查。

2o天后,刑警们在辽中县次序堡镇前村将案犯同伙舒绍友、张子斌抓获。2月12日,将持假币诈骗,自称李山的舒绍富缉拿归案。从舒犯身上又搜出50元面值的假币1400元。

据案犯交待:假币是从广东贩买来的。

◎假币是啥东西

●金融市场狼烟四起

在现实生活中,假人民币确已存在我们的身边。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材料证实: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已发现假币。就连边远的西藏在1991年的元月份首次发现假币后,公安机关已连续破获了3起假币案,缴获假人民币万余元。至今,每年在西藏都会有假币案出现。

那么,“假币”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弄清真币又是一种什么东西?

数百年来,人们从各自的阅历和悟性出发,对“钱”字纷纷作出了解释。尽管文人骚客搜肠刮肚,或褒或贬,但迄今,仍无绝句留传后世。

“钱是身外之物”。

这是文人雅士表现出的一种超脱。

“钱是王八”。

这是玩世不恭者的调侃。

“钱是好东西”。

这是平民百姓对金钱的渴望。

“钱是一切”。

这是拜金主义者的信条。

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剧中人物余得利对金钱的阐述不可谓不精辟:“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钞票实在是令人可恨可恼、可喜可爱。正因为如此,在中国浩瀚的书海中,也没有对钱作出准确的定义。

《辞海》解释:“钱,本农具名,古代可用以交易,故最早

曾仿贝形状铸为货币。后为一切货币的通称。”由此可见,钱本来只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只有当它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进入流通领域后,钱的作用才可能显现出来。就是说金钱的最大功能就是流通,其它功能为其次。这时已进入市场的的金钱就已不再是意念上的一种符号,而是一种神通广大的东西。谁也离不了它。

我国现行通用的货币是人民币。它是一种纸币,是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在流通中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它没有含金量的规定,不是黄金的符号。它以投入市场的大量商品作保证。1947年我国政府在发行第一套人民币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用作货币保证的不是金银,而是比金银更可靠的粮食、布匹以及其它为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因此说“占有金钱的多少就代表了拥有的社会财富多少,就代表了占有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在现代社会,金钱的占有量与地位、荣誉、享受等等东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为依补。

当代社会就是这样一种社会。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以至一些小城镇,还保留有一种古老的风俗习惯:当有人去世后,后人都要为死者用白纸制作大量的纸币,并把它抛洒在去坟地的沿途。当然这种纸币不会是银行所发行的那一种。它仅仅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纸币”,是一种哀思的寄托方式。后人都以此希望死者升入阴间后能拥有大量的金钱财富而大享富贵。这种自制的“纸钱”大多数地方称之为冥钱。人们的这种特有的哀思方式源于人们对金钱的理解。

那种冥钱从某种含义上说也是一种“伪钞”。在有的地方,尤其是在经济特别发达的农村,出现了一些专作冥钱的作坊,其产品乍看还特别地与真人民币相似。因此他们的产品特别地受人欢迎,销路较好。在关中一带,农历十月初一,家家追祭先人,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每年一到此时,后辈们都要准备些祭品,在先祖的坟前,烧上几张黄纸冥钞或纸糊的冥衣之类,给坟顶压张黄纸,举行个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之情。近年来,这种缅怀祖先的祭祀仪式越来越复杂。单冥品就花样百出。不说“黄烧纸”和“冥国粮票”,光说“黄烧纸”就有七八种,黑的、白的、彩色的、单面的、双面的、面额大的、面额小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有“冥都银行”发行的面额为“拾亿圆”的高档“地府通用纸币”;有100斤面额的“冥国粮票”。冥品的制作者和贩卖者大都是农村中老年妇女。而购买者大都是城市市民。

现今出现的冥品充斥街头的现象,很值得研究。这里除了后人寄托缅怀之情外,是否还表现出了另外的一些心态呢?当然关中烧“冥品”与江浙一带烧真币虽有意曲同工,但还是要合理合法些。

自古以来,大千世界就有“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的喧嚣和争斗。于是也就有了灯红酒绿,有了腰缠万贯的富豪,有了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的流浪汉。“金钱”就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导演出芸芸众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也就是在这根法力无边的魔棒下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怪胎。制造假币就属其中的一种。假币是犯罪分于或犯罪集体为了牟取不法利益,模仿国家法定的货币制做的一种假冒制品。它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侵害了国家货币本身的信誉。因其与真币相象,很具有欺骗性。

真币和假币就如真假美猴王一样,从古代直争斗到现代,使人类的金融市场狼烟四起,警报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