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含英咀华 百宝争辉——镶嵌艺术
中国的镶嵌艺术的产生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非常好的镶嵌艺术了。
比如夏代二里头文化的镶松石兽面纹的铜饰牌,具体用途不是很清楚,但做得非常优美,松石镶嵌得很满。商代妇好墓里出土了一件著名的嵌松石象牙杯,也镶嵌得非常精美。绿松石是中国古代工艺,尤其是比较远古的镶嵌工艺中常用材质之一。
周代有嵌螺钿的兽面壘,这是在青铜器上镶嵌。战国到汉代,错金银的工艺登峰造极。错金银也是一种镶嵌技术。比如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了错金银虎噬鹿的器座,非常漂亮。这些文物都表明中国的镶嵌艺术在很早的时间就非常成熟了。
螺钿
今天讲镶嵌艺术,先从螺钿讲起,它跟我们的生活相对比较近。目前发现最早的螺钿镶嵌,就是那件周代兽面。至少从周代起,螺钿就成为镶嵌艺术的材料。所谓螺钿,就是以螺类、贝类的外壳为原料。为什么是螺钿呢?首先,跟我们早期的价值观有关。中国货币最原始的形态是贝币,贝就是贝壳。今天货币的"货"字底下还是一个"贝"字,证明早期的货币概念就是贝。宋代以后,出现大量铸铜,为什么人们都喜欢用铜香炉呢?因为铜香炉跟钱有关。钱是铜钱,是计重制的,铜的分量对应钱的多少,所以大家都愿意铸造一个铜香炉,这是价值观。其次,贝壳相对容易获取,加工也相对简单。第三,贝壳本身有美丽的自然光泽,赏心悦目。尤其各种贝类不同,所折射出来的光泽也不同,这也是受市场欢迎的一个潜在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豪门贵族都愿意斗富,你有一个宝贝,我也有一个宝贝,大家拿出来争奢斗富。这种风气也大大推动了镶嵌艺术的发展。《北史》记载,魏太后曾赠给和尚"七宝胡床"。我讲过,"胡床"就是马扎。这个"七宝"是什么呢?佛经上有各种记载,但不管哪种记载,里面都少不了砗磲。砗磲,指一种比较大型的贝壳。圆明园遗址中还留有一个砗磲形状的大石雕,呈波浪状。比如《法华经》上记载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我讲过,玫瑰就是美玉,砗磲就是贝壳,其他的今天都能听得懂。日本有一种"七宝烧",类似于我们的景泰蓝,就是掐丝珐琅。不同的是掐丝珐琅所填的彩料是不透明的,七宝烧所填的彩料是透明的,玻璃感特强。
螺钿工艺作为一种美学追求,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它最早是一种财富追求,有价值感。但到了唐代以后,货币形态发生了改变,彻底摆脱了贝币的形态。所谓彻底摆脱,就是在记忆中完全消失。当社会不认为贝壳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螺钿镶嵌就变成一种美学追求,这非常重要。今天所能见到最漂亮的嵌螺钿的实物就是唐代的。
正仓院
唐代最著名的镶有螺钿的器物今天大部分都存在日本。日本奈良有一个东大寺,寺里有个仓库,称为正仓院。正仓院是一个皇家仓库,分为南仓、中仓、北仓,公元728年由圣武天皇建立。到了日本明治时代,整个正仓院划为皇室专有。它本来就是一个仓库,没有什么新鲜的,就跟唐明皇的百宝大盈库一样。中国唐代皇帝有个私库,日本天皇也有这样的仓库。公元756年,圣武天皇驾崩,光明皇后就将天皇所有日用品及珍宝统一入库,保管起来,一直延续至今,使我们得以看到如此美丽的瑰宝。
当时东大寺接收得非常认真,宝物入库的时候有一个《献物帐》,所谓"献物",就是贡献出来的物品。《献物帐》就是献物的清单,与法门寺地宫里的《衣物帐》非常相近。可见唐代的中国和日本都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入库都写单子。这份单子对后人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实物本身,让我们可以对照来看这些宝物当时都叫什么。
日本圣武天皇所生活的时期跟唐玄宗李隆基的年代大致相当,他生活中很多用品就是从中国运过去的。日本当时极力采纳唐朝的文物制度,所以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品非常感兴趣,派出许多遣唐使把唐朝的物品带回日本。因此正仓院中收藏的唐代文物,反映出盛唐时期的一个文化艺术高度。
正仓院中收藏的宝物种类比较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唐朝传入日本的文物,显然是中国的东西;第二类是西域经过中国传入日本的文物,包括带有中国汉文化风格和西域风格的物品;第三类是奈良时代日本模仿中国的文物;第四类是奈良时代日本人自己制造的物品。日本的奈良时代跟我们的唐朝基本平行。
正仓院本身是一座很朴素的建筑,没有什么复杂的结构,作为仓库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它里面所收藏的这部分文物,不仅对中国、对日本,甚至对全世界的人类文明都做出了极大贡献。因为正仓院中的文物是一直传世保留下来的,而不是挖掘出来的。一个物品在生活中能保持上千年,非常困难。这些珍品在日本一千二百多年来没有经过任何骚扰,可见日本对文化的尊重。
今天能够看到的唐朝最准确、没有走样的文物,往往是在正仓院。比如唐代乐器中有嵌螺钿的四弦琵琶、五弦琵琶、阮咸,在正仓院里都可以看到,像新的一样。不看到这些琵琶,我们都不能想象唐朝的那种奢华生活。实物结合唐朝的文字记载,我们多少能够感受到一点儿。比如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四弦一声如裂帛。"这里说的就是四弦琵琶。正仓院里的四弦琵琶,可以使证物和文献相对应。
此外,正仓院中还有大量螺钿漆盒、铜镜等等。这批唐代嵌螺钿的文物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在镶嵌螺钿的同时,辅以琥珀、玳瑁等材质,颜色鲜艳而有变化,非常漂亮,可见当时中国的皇室贵族非常推崇镶嵌艺术。建国以来,我国也陆续出土过镶嵌螺钿的唐代铜镜,陕西省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都有收藏,但这些铜镜的品相跟正仓院铜镜的品相完全不可比拟,基本上都残损严重。
宋元螺钿器
宋代以后,螺钿镶嵌依然作为奢侈品出现。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宋高宗巡幸张俊家,张俊进献大量礼物,那个礼单今天念起来得念一个钟头。皇上来了,送的东西太多了。最著名的礼物有什么呢?我在《陶瓷篇》里讲过,16件汝窑。这个人拍皇上的马屁那是铆足了劲儿拍。其中说到漆器的时候,说有10件"螺钿盒"、10件"犀皮盒",这些漆盒均用织金的锦绸缎承垫,可见对这些漆盒非常重视。
元代以后,螺钿的发现相对很少。1966年,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过元代"广寒宫"黑漆螺钿盘残片,不大的一片,上面有残缺不全的一块图案。但这个残片非常重要,导致后来对一些螺钿艺术品重新定代。从这块残片上可以看到,它的工艺特征跟前后都不一样,跟唐宋不一样,跟明清也不一样。上面所有的图案都是用0.5毫米的螺钿小碎条拼接而成,这是一种极具特点的工艺。
根据这块元代漆盘残片,我们再去看故宫的藏品。故宫藏有两件嵌螺钿舟形洗,也是用小碎条拼接的工艺,过去一直认为是明代晚期的作品。当这个元代残片出现以后,专家学者进行了对比,最终就把这两件故宫旧藏重新划为元代,定为国宝。那么这两件螺钿舟形洗是什么时候进入故宫的呢?没有记载,只有四个字:"清宫旧藏。"
文物鉴定的基础就是标型学,只要找出第一个的标准,剩下的事情就迎刃而解。如果找不到这个标准,剩下的就是类推。类推一定不如标型准确。元代"广寒宫"黑漆螺钿盘残片出现以后,看似一般的螺钿器物就迅速划成国宝。
明清螺钿器
晚明的螺钿非常发达,今天存世的数量很大,跟元代完全不一样。明代螺钿首先从工艺上分出了厚薄,专业术语一般说"厚螺钿"、"薄螺钿"。怎么区分呢?其实在生活中大家也可以看到。一般来说,厚螺钿制作时都是嵌入的,不管是嵌在木头上还是嵌在漆器上;薄螺钿绝大多数不是用嵌,而是用粘的方法,称为"点螺"。螺壳经过特殊溶液浸泡以后会变得非常软,非常薄,甚至比纸还薄。漆器在没干的时候非常黏,这时候拿镊子夹住螺壳,往漆器上一点一点地粘,所以叫点螺。
《髹饰录》是这样解释的:"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也。"这是杨明的注,他所说的"古者"和"今者",是以宋代为界。杨明认为宋代以后螺钿就逐渐变薄了。厚与薄的区分,一个就是厚螺钿用嵌入的方法,薄螺钿用粘贴的方法。另外,材料上还有一点小小的不同:厚螺钿一定取自贝壳;而薄螺钿有时不是贝壳,是一种彩螺。我们吃海鲜的时候可以注意,有的螺的外壳闪着五颜六色的光,可以剥离下来很薄的片,这就是薄螺钿的原材料。
到了清代以后,用大片螺钿装饰之风开始衰落,清代的审美观开始发生变化。尤其到了乾隆盛世时,审美变得非常琐碎,所以点螺大量出现,同时还镶有金银片装饰,显得非常奢华。比如故宫博物院藏的软螺钿婴戏图小柜,就镶有极薄的金片和银片。由于黄金的化学性能稳定,颜色能永远不改变;但银片经过长时间氧化,表面就会发黑。
山西螺钿家具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故宫博物院从山西征集到两张黑漆嵌螺钿花鸟大床,一个罗汉床,一个架子床,至今还在故宫收藏。这两张床全部用厚螺钿镶嵌,所有螺钿都是白色的,图案粗枝大叶,反映出一种粗犷的美。由于螺钿的白色和床的黑漆形成反差,所以这件家具给人非常强烈的感受。这是山西特有的一种家具。
80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有人已经开始把一些山西家具运到北京,我就买到过一个嵌螺钿的黑漆箱子。当时我问:"这个箱子要多少钱啊?"那人跟我说:"400块。"我说:"这是干吗用的?"他说:"不知道,反正就是这么一个箱子。"黑漆箱子是晚明时期的,上面镶有大量螺钿,但由于年久,一些螺钿已经丢失了。你想,经过三四百年的使用,肯定会有缺损,尤其是箱盖,来回来去掀,掉了很多螺钿,非常难看。我说:"这个箱子掉了很多东西,也不好看,价钱还是贵。"他问:"那你说多少钱?"我说:"80块吧。"然后他说:"你给100元,我就卖给你了。"我当时就花100块钱买回这么一个晚明螺钿箱子,后来我请人把它修补了,补了以后非常漂亮。
我们有时真的不知道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东西,经过几百年以后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我也无法预料自己能够遇到这样一件家具。过去翻故宫的书时,我就在想:故宫的运气真好,50年代怎么能买到这么漂亮的床?到80年代,到我有能力购买的时候,居然也碰到了山西螺钿家具。今天看来,当时的价格真是非常低廉。
江千里的螺钿
晚明时期,每个工艺领域里都有顶级人物。嵌螺钿工艺的顶级人物叫江千里,字秋水,浙江嘉兴人,生卒年没有记录,只知是晚明人。江千里制作的漆器后面写俩字"千里",就是他的名号。到了清代以后,江千里,尤其"千里"这两个字,就变成一个品牌。许多名贵的螺钿器皿上都嵌有"千里"两个字,但实际上并非江千里所做。我曾经从日本买回一件螺钿的六方套盒,底下嵌有"千里"两个字,典型的明代风格,更接近于江千里作品本身的面目。
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说江千里"名闻朝野,信今后传无疑也"。阮葵生给他下了个结论,说此人将来一定名垂青史。嘉庆时重修的《扬州府志》也记录了当时流行的一副对联:"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查二瞻就是查士标,康熙初年画山水的名家。意思是说有钱人家都使用江千里的螺钿漆器,墙上挂着查士标的山水画,生活非常雅致。
明代晚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品牌意识非常强烈,导致当时大量工艺品很难区分是不是他本人所做。品牌的雏形都是人名,谁做的就署谁的名。西方保留了这个传统,今天看西方的品牌,绝大部分都是人名。但这个传统在中国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被扼杀掉了。今天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名品牌,比如李宁牌,但李宁牌的服装一定不是李宁蹬着缝纫机做出来的,这是一个道理。当江千里的作品形成一个固定风格,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品牌价值的时候,就一定不是他一个人在生产了。我在后面讲铜器的时候必然要讲到张鸣岐,以及时大彬的紫砂、陆子冈的治玉,道理相同。
周翥的百宝嵌
晚明还有一个镶嵌大家也非常有名,不嵌螺钿,嵌百宝,他叫周翥。这个人很有意思,在历史记载中有各种名字:周翥、周柱、周制、周治,可见对他的记载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那么,百宝嵌是什么呢?是指把中国人认为的各类名贵材料,都镶嵌在器物上面。明清之际,由于周翥的名气太大,所以百宝嵌也被称为"周制"。
乾隆时期有个学者叫钱泳,他在《履园丛话》中有明确的记载:"周制之法,惟扬州有之。明末有周姓者,始创此法,故名周制。其法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青金、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等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格、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这段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儿嗦,但记得非常明确。他提供了什么信息呢?第一,是他能想到,或者他能见到的名贵材料都写上去了,翡翠、珊瑚、珍珠、玛瑙,什么都有。使用各种名贵材料镶嵌图案,正是百宝嵌的重要特点。
我有一次去上海,在拍卖会上看到一个百宝嵌小盒,就是鸡蛋那么大,底价非常低,紫檀的,盒盖上嵌有银丝组成的"冰心玉骨"四个字。翻过来一看盒底,我心中大喜,底下写着"吴门周柱",这不是让我捡着一漏儿吗?然后我就坐在现场等着,拍到这个小盒时,就开始跟人家悄悄地争。结果我一看,满场那么多手都举起来了,我就知道这个漏儿捡不着了,最后一直争到8万元才买到。我当时就感叹:现在懂行的人太多了。这对我来说不是件好事儿,但对社会来说是件好事儿!因为我国全民开始有这种文物意识了,知道什么是好东西,过去仨瓜俩枣的钱买件国宝的事儿一去不复返了。
错失良机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也不懂什么是百宝嵌。当时北京地安门有一个收购部,离我们出版社很近,我有时候闲着没事儿就在收购部门口待着。我待在那儿干吗呢?因为当时卖东西的人特别多,我多看看,第一长知识,看人家都拿什么东西;第二,备不住还能捡一漏儿。
有一天,我看见一个人很生气地从收购部的屋子里出来,手里抱着个东西。我当时不懂,就觉得是很花的一个大盒,呈葫芦形。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个宫廷的黄花梨百宝嵌葫芦盒。我就问那个人:"怎么回事啊?"他气哼哼地跟我说:"他们就给我60块钱,我想卖100块钱。"我就没敢接这话,如果我说"我给你100块,给我吧",这盒子就是我的了。还别说100元,可能给80元就买了。可我当时不懂,不敢买,就是上去瞎问问。我那时候也年轻,二十几岁,脸皮也厚,上去就跟人家说:"哎哟,这东西我连60块都给不了。"就说点儿片汤话。
今天想起来这件事,对我而言是件坏事。我当时不懂,把这么大的漏儿放掉了。对社会而言,更是件坏事。当时那么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民族创造的那样的瑰宝,没有人认。当时人们的工资低,一个月也挣几十块钱,两个月的工资也可以购买这件国宝了;今天大家倒是挣钱多了,问题是谁两个月的工资能买下来啊?所以我想,一件事只要对社会是件好事,那就是件天大的好事,不一定对你个人是一件好事。我收藏的过程,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对我都是好事,所有的东西长时间没有人关注,都低于它正常的价值,我在那儿抄底。今天虽然东西都很昂贵,大家觉得高不可及,但对国家、对文化的保护,是件好事。
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罗汉床
我们再回到钱泳的《履园丛话》,这段记载提供的第二个信息是什么呢?百宝嵌的种类非常多,大到屏风、桌椅,小到笔床、茶具。从实物来看,各种百宝嵌的小文玩非常多,经常能够碰到;大件的百宝嵌家具也确实都看到过。
我第一次看到百宝嵌大家具是在北京的硬木家具厂,有一张百宝嵌黄花梨大罗汉床,就搁在食堂里,工人都坐在上面吃午饭。罗汉床的软屉都烂了,坐不住人,工人就直接把三面围子卸下来搁在床上,再坐在围子上。当时我到那儿一看,也不是太懂,就觉得看着真漂亮。我印象非常清楚,上面还有哩哩啦啦的面条,扒拉开一看,这么漂亮的东西就坐在屁股底下,谁也不当回事儿。
这就是二十年前对待文物的态度。后来等我对这张罗汉床有认识的时候,它也卖几千元了,我没有那个能力,就被李翰祥导演买走了,后来也是他转让给我,至今在观复博物馆里展出。这张罗汉床就是以螺钿为主,嵌出相对的龙纹,中间有象牙球,上面运用了朱砂、寿山石、绿松石、青金石、象牙等各种名贵材料,典型的明代风格,非常难得。
我和这张黄花梨百宝嵌罗汉床像什么呢?有点儿像追对象。从我看见它第一眼起就喜欢,虽然一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像看见一个女孩儿挺好,摸不清楚,也没有什么想法。慢慢有了想法又追不上,被别人追去了。后来呢,别人撒手了,又被我追到了。不管怎么着,最终是我获得了这件东西。
当事者迷
在收藏中,绝大多数东西是你不可能得到的,相当一部分要擦肩而过。擦肩而过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买不起,有的是其他因素。
我曾经在上海碰到一件百宝嵌的屏风,那是我迄今为止想起来就后悔的一件事。屏风是全套的,十二扇,紫檀嵌有百宝,亭台楼阁,山水人物,有明确的纪年款嵌在上面:乾隆四十七年。这套屏风是朋友带我去一户人家家里看到的,他家要卖。我一进去,家里人都缠着黑纱,老爷子去世了。全家十三口人,这屏风十二扇,没法分,只能卖了分钱。当时开出的价钱是十万零八千,我说给十万,那家人就不卖,非要十万零八千不可。我当时还说:"怎么这么死心眼啊?为什么不能还价呢?"中间人跟我说:"甭理他,你出门他就会卖给你。"上海的路我不太熟,那天还下着雨,出门以后打辆出租车就走了,我自己也不会再找到那个地方。出来以后,人家也不追出来,也没有卖给我们。
隔了几天,我扛不住了,问中间人:"那件屏风什么时候卖啊?不行咱再问问他,再加上那几千块钱买了吧。"中间人哭丧着脸跟我说:"第二天就被另外一个人买走了。"我捶胸顿足啊!后来就想人家为什么差那一点儿钱就不卖给我们呢?其实道理太简单了,他们家里的人事先对这笔钱做了一个分配,比如儿子辈的人一人分多少,孙子辈的人一人分多少,都清清楚楚,全加起来是十万零八千。我非少给几千元钱,人家就没法分配了。不能说本来分1万元,到手变成了8234.8元,这没法分,听着也不舒服。但我当时上哪儿去知道这事儿啊?
后来我总结经验教训:第一,不能受人干扰。其实我当时心中早投降了,我能出十万就能出十万零八千,对吧?但中间人老说"你出来他就会卖给你",结果我动摇了。第二,很多道理当时是不明白的,一定是事后才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处在事情当中的时候,有时非常糊涂。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我当时就处在迷的状态,不知道人家有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人生很多道理一定是事后总结,总结了,就有利于再战江湖。如果再碰见类似的事情,我一定不会撒手,但问题是我能不能再碰上。
飞鸣食宿
百宝嵌的品种中,有简有繁。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都嵌得比较繁,比较满,为什么呢?富丽堂皇,体现一种价值感。而嵌得比较少的作品,往往显得特别雅。比如我有一个紫檀百宝嵌拜匣,用的材料少,图案嵌得也不满。
拜匣是什么呢?给大家先解释一下。今天来一个快递员,递过一个信封说"马先生,你的快递",我签个字,收了信就可以了,对吧?古代不是,过去规矩大,主人互相之间送信送请帖,让自己家的仆人去送,仆人不能直接拿着信件,得搁在拜匣里头。拜匣实际就是一个装信件的盒子。比如仆人拿着拜匣说:"张老爷,我们家老爷的孙子过百日,设下宴席,请您赴宴。"把匣子打开,把请帖给人家送过去,自己不直接拿手来回送。说起来,古代有钱人家里自己有特快专递,直接递过去,不需要别人。那么,拜匣就成为一种礼仪。过去贵族的拜匣非常讲究,常见的有紫檀、黄花梨、红木的。我有个非常好的红木拜匣,上面写着"福臻堂赵",就是赵家的拜匣。
我买的这个紫檀百宝嵌拜匣的图案是四只芦雁和几根芦苇,大部分空间留白,非常淡雅。这个图案所表达的意思是"飞鸣食宿",四只芦雁分别表现四种形态。第一是"飞",技能。飞是禽鸟生存的一个最基本的技能,人类生存也需要一个技能。第二是"鸣",情感的宣泄,信息的沟通。今天为什么老打电话啊?就是情感也需要宣泄,信息也需要沟通。第三是"食",吃是维持生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第四是"宿",休息,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生存。
飞鸣食宿,古人寄托于芦雁身上的这种情感,实际上说的是人类的生存状态。通过这个紫檀拜匣,反映出人的一种精神追求,这就是古代文物中很多特殊的地方,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
小结
下面做一个总结。镶嵌艺术中还有很多单一的品种,比如嵌象牙、嵌骨、镶铜、嵌宝石等等。比如玉器中有嵌宝石的痕都斯坦玉,也是一种镶嵌艺术。由于这类镶嵌艺术比较单一,数量较少,我就不详细讲了,大家有个了解就可以了。
从整体上说,镶嵌艺术是一种奢华艺术,它是做加法,深得贵族文人乃至宫廷的喜爱,与老百姓的接触相对有限。不能说老百姓就不使用镶嵌艺术品,我在山西的很多小盒、小盘上都见过简单的镶嵌艺术,但没有百宝嵌这么复杂。镶嵌艺术在宫廷,尤其到了清代宫廷,受到皇帝的欣赏,所以清宫中留有大量百宝嵌以及螺钿艺术品。
镶嵌艺术在中华民族的工艺美术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它的地位主要表现在选择材料的重要性。我讲过,中华民族是非常重视材料的民族。那么,镶嵌艺术所着重表现的内容,都跟当时的审美有关,比如商周的嵌松石、战国的错金银、唐宋元明清的嵌螺钿,以及明后期到乾隆时期风靡一时的百宝嵌,都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的审美。
下一讲开始讲另一种流传极广,与民间更为贴近的艺术——雕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