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陕北白狄峁 第一百二十六节 十八层地狱
放下心来,我才开始观察“栈道”上的东西。
脚下的木板,显然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严格按尺寸切割的,无论颜色、长宽、厚度,都几乎一模一样。而且我俩的硬底鞋走在上面,非但没有发出普通木板的那种“咚咚”声,反而是较为沉闷的“梆梆”声,可见其质地是相当地结实。当然,这可能也和后期的防腐处理有一定关系。
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横梁上的那些画。以前在老家县城,无论是南山的老奶大殿,还是后山上的八卦楼附近,只要是有木质建筑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这些装饰性的画。有的是山水,有的是人物,有的还是故事。记得有一次后山上老寺院整修,重新在围着的一圈门廊上画了套《西游记》上去,可把我和志豪看得是不亦乐乎,到后来寺院执事不得不天天在附近呆着,看见我俩就撵。
不过眼前这道走廊上的图我看了几幅下来,心里有些忐忑。
因为平时这些彩图既然是作为装饰用,往往都会画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艳丽的花朵,或者是优美景色什么的,再要不就是节日中盛装打扮的仕女之类。
可这空中走廊上的梁画倒好,我看了三幅,第一幅又有人又有牛的没看清,第二幅就是正中偏左的位置上,有一个黑色的大池,里面趴着一个赤身裸体的女人,女人上方吊着一块巨石,而这块石头上还绑着一条绳索,拴在画面右边的一根石柱上,石柱旁站着一只青面獠牙的小鬼儿,正举起手中巨斧,要去砍断那条绳索,砸死女人。
而第三幅,则是两个小鬼共同举着一根大木舂,在舂一个倒在石臼中的人,那人浑身是血,手和脚都呈诡异的角度弯曲着,显然已经都断掉了,只剩下一张惨白呆滞的脸,翻着白眼看向我们。
这……这描绘的可是十八层地狱的场景啊!
舅爷的很多书里都有关于十八层地狱的描绘,连字带画的,而这两幅,分别是第十一层的石压地狱和第十二层的舂臼地狱,再往后看……果然,第十三层血池地狱,第十四层枉死地狱,第十五层磔刑地狱……直到第十八层刀锯地狱,下一幅又转为十殿阎王的第一殿秦广王,接着是第二殿楚江王,后面跟着该殿十六小地狱;再然后,第三殿宋帝王……
我连着瞧了几十幅,心中不禁暗叹:好家伙!十八层大地狱,连带十殿阎王里面的小地狱,看样子是一个不落地都画上去了!
殷骞倒是看得兴趣盎然,开玩笑道:“还真没见过在廊柱上画这个的!这是要干吗啊?咱们不会顺着走到头就嗝屁了吧?”
命,当然要不了。我在想的则是,画这些明显带有宗教色彩的图案,究竟用意何在?难道这里是和敦煌或是云冈一样的石窟?但摸了摸旁边的崖壁,手指稍微用力,那黄土就唰唰直掉,这土疙瘩山显然并不适合进行雕塑群的创作。
越想越奇怪,我下意识地低头托起下巴,一边走一边想把这些杂乱的信息给归置到一块儿,可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无论如何也拼凑不起来。
走着走着,我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只见脚下的木板并不是都横着架在上面,大约每过十几米,在过道中间的位置,会莫名其妙地竖着镶进去一块木板,尺寸和那些横着的差不多,但颜色却明显偏重一些,有点儿发褐色。
起初我还以为是一种为了稳定木板结构的设计,但自打低下头后瞧了两块,开始发现一些不同——这些竖着镶进去的木板,看似不怎么显眼,但细瞧之下,显然无论从用料还是工艺的考究程度而言,都要比旁边横着的那些要高级一些。
首先,这些在中间竖着的木板,边沿不但齐整,而且都经过了打磨,不再那么锋利;其次,在四个角上,似乎还隐隐约约地有一些雕刻纹样。
殷骞见我越走越慢,也跟着向下看去,问道:“怎么了?肚子疼?”
我没理他,为了搞清楚这木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于是走到其中一块前,干脆蹲下身子,用手将覆盖在上面的尘土都拂开,终于露出了其本来的面目。
这上面果然刻得有东西,不但刀工精美,而且当初还描了金,只不过千百年下来,该掉的早就掉光了,现在只能隐隐看到上面刻着的内容。
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内容,四个角上刻着一种不知名的花,花蕊绽放,中间位置只有竖着的一句诗——“是非不渡忘川河”。
我本以为还是那些生涩难懂的蝌蚪文,却没想到这次竟是规规矩矩的繁体隶书。
“这是……”我和殷骞同时说了两个字,又同时住嘴,相互看着对方道:“你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