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缩头、收臀、摆尾 第3节 忍小谋大
唐代,在苏州寒山寺住着两位高僧:寒山与拾得。一日,寒山问:"今有人侮我,冷笑笑我,藐视目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淡漠置他,冷眼观之,看了如何结局?"
拾得的话已经成为官场上名言,被官场上众多人物装裱起来挂在书房里时时警惕自己。
好一个"看了如何结局"!这里虽然是讲的"忍",但却是隐而不发,蕴含着无穷的玄机。"看了如可结局?"他羞辱不成定然暴露自身的弱点,这就是你必胜的筹码;面对你的泰然处之,不为所动,他便会放松警惕,这就是你成功的天时;此时举事,一鼓作气,攻无不克。
唐朝的娄师德是唐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
中进士后当上小县令,不久获得京官监察御史,但这个官在唐朝才正八品下,无出入朝堂正门的资格,只能由侧门进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娄师德做官一直低调,直到升为宰相,娄师德的弟弟也到山西代县做刺史。离京赴任时,娄师德问弟弟:"我身为宰相,你又担任州牧之职,我们兄弟荣宠过盛,自然会受到别人的疑忌,该怎样化解呢?"
弟弟跪下说:"自今以后,如果有人唾面于我,我就自己擦擦算了,决不与人计较,请兄长放心。"
娄师德听了弟弟的话,神色很忧虑地说:"这正是我最不放心的地方。有人往你脸上吐唾沫,那是生你的气。你擦了,那你就背逆了人家的意思,会使人更加生气。唾沫嘛,不擦也会干的,最好以微笑受之。"
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出处。娄师德官至宰相还说出如此低调、忍让的话,似乎显得怯懦、窝囊的。可是,在宦海变幻莫测的官场,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要低下头,打着笑脸夹着尾巴低调做官,特别是初到官位上的新官。
上述事例是娄师德告诫弟弟的官术。有人说这样告诫别人要忍让、低调为官很容易,可是自己并不一定做得到。娄师德在官场一直就是这样忍气吞声、低调为官的。
娄师德举荐了被武则天尊为"国老"的名相狄仁杰,却始终守口如瓶,不声张,不炫耀,不自诩。狄仁杰之所以能当上宰相,是因为娄师德竭力推荐的缘故,但狄仁杰对此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普通武将,很瞧不起他,还一再排挤他到边陲地方去打仗。
武则天察觉此事后,便问狄仁杰:"你看娄师德这个人是不是一个贤才?"狄仁杰说:"娄师德做个将军,小心谨慎守卫边境,还不错,至于是不是贤才,我就不知道了。"武则天又问:"娄师德是不是善于发现人才?"狄仁杰说:"我曾经跟他一起工作过,没听说过他能发现人才。"武则天笑着说:"我能提拔你当宰相,就是娄师德推荐的啊。我看他的确有识人之明!"并随手拿出以往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章。狄仁杰不看则罢,一看顿时激动不已,十分惭愧,不禁喟叹道:"娄公盛德如海,一直包容我,我却没有任何觉察。看来我比他差远了!"
隐小谋大是为官的一大智慧,做事不露声色,借轻狂之名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麻痹对方。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帮助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
生性豪爽、喜欢结交英雄豪杰的唐国公李渊自然更容易被猜忌,这让很多闻风归顺他的人都很担心。俗话说:树大招风。声望高了对李渊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在此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行宫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李渊从王氏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惶恐。他觉得自己早晚会被隋炀帝所不容,但是现在起义还不是时候,只有忍耐。为此,他处处小心谨慎,开始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到处惹事生非,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有时候,为官者需要自己败坏自己的名声,因为你处于某个职位,举足轻重,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猜疑,被人无端怀疑。像李渊这样,能够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大肆张扬,反而是好事,一个人把缺点展现在别人的面前,就会掩盖另外的阴谋。别人只注意你外在的表现,就忽略了你内在的计划。
这是隐忍的一种手段,历史上许多人都曾经使用过,如孙膑,为了活命只好装疯卖傻,与猪同食,声名狼藉,然而最终建功报仇。
中国的文化,从道教讲究人的超脱,佛教劝人忍耐行善到儒家讲仁义道德,都把"忍"字作为人生的第一核心。即便是在太极拳中也讲究圆转如意、意劲合一、以守为攻,要求在习武打斗时也要内敛含蓄。
《唐国史补》记载了一则关于唐末宰相陆象先的轶事。陆象先早年在陕西大荔一带做地方小官,即同州的刺史。有一次家里的仆人当街碰见他的下属参军(一种地方军事官职),没有下马。这在当时虽然算是一件没有礼貌的事儿,但也并不过分严重。参军仅仅是刺史下属负责军事的官员,况且,刺史的仆人也未必认识他;但是,这位参军为了扩大事态,大发雷霆,命人鞭打仆人,血流夹背。
然后,参军到陆的官府中禀告说:"下官冒犯了大人您,请免去我的官职。"
对此,陆象先早已知晓,从容答复说:"身为奴仆,见到做官的人不下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做官的人打了他,罢官也可以,不罢官也可以。"
参军揣摩不透陆刺史的态度,悄然退回去了。
就这么一件极简单的故事,其实包含着中国文化为人处世的精髓之一,那就是宽恕和忍耐。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参军仅仅为了一件很不值当的小事儿,狠狠鞭打了上司的随从,明显是在寻衅惹事。陆刺史看出了他的用心,因而不予明确表态。这样一来,既挫平了参军的盛气,又让其进退维谷,无形中消弭了对方借故闹事儿的目的。仅仅几句话,看似平常,却无懈可击,由此可以看出陆刺史为人处世,喜怒不形于颜色的老练。据历史记载,陆象先曾经担任过唐睿宗的宰相,为官主张宽简,也就是讲究对人宽恕、办事朴实,后来还被封为兖国公,大概与他早年的恬退隐忍作风有很大关系。
唐睿宗时代已经是晚唐后期,社会动荡,人心浮躁,如果不能平心静气、宽恕隐忍,很容易导致"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窘境。陆象先如此待人处世,可谓典型的中国风格。
忍一时,以守为攻,蓄而不发,这种做法的效果要比报复或者责骂有效得多。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陆象先忍耐、等待的,不仅是自己宰衡天下、治理国家政治理想,还是风平浪静的眼前生活。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譬如说西周姜太公,就是那个后来在《封神演义》里被神化了的姜尚姜子牙;还有三国时期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同样在《三国演义》等世俗传说中被神化了的诸葛孔明;再有汉代开国元勋张良张子房诸如此类,都是很善于忍耐和等待的名人。抱着远大的理想,就必须忍耐眼前暂时的不快;清醒认识自我的优秀之处,就要忽视日常的困苦。古人说得好:精金美玉般的人品要由烈火中锻来,掀天揭地的事功须从薄冰上履过。人的精力和生命总是有限的,大凡抱定决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就要舍弃眼前一些无关痛痒甚至有违壮志的琐碎事儿。否则,为了眼前的利益得失,最后失去的是更大的目标。
张佳胤擒贼的故事也可以看做是隐忍成事的典范。
张佳胤为滑州的小县官,有大盗任敬、高章伪装锦衣使前来见他。二人大大咧咧地直入府堂,面朝北方。张佳胤虽觉奇怪,但仍然照常判案。这时任敬突然大声骂道:"什么时候了,还不立刻见我?"张佳胤连忙命人退下迎见二人。任敬对张佳胤说:"有圣旨在身,不能下拜。"张佳胤说:"是圣上下旨要拘捕我吗?"一面命人摆设香案恭迎圣旨。任敬在张佳胤耳边说道:"不是拘捕你,是要抄耿主事家。"府衙中有个叫耿随朝的本地人,是个小官,因草场发生火灾受到牵连下狱。
张佳胤更觉可疑,于是请两人到后堂休憩。任敬一进后堂便扣住张佳胤左手,高章搭着张佳胤的肩,三人一同走进内室坐在坑上。任敬手摸着胡子笑着说:"你不知道我是谁吗?我从山寨来,听说县府库房中有不少银子,想暂借一用。"二人说完用匕首抵着张佳胤的脖子。张佳胤不慌不忙地说:"既然你们不是来寻仇,我再笨也不会为省几个钱赔上自己的老命,就算你们不用刀,我是个贪生怕死的人,气力没有你们大,工夫更不及你们好,又能拿你们怎么样呢?只是你们既自称朝廷钦差,如果现在自露行迹,万一让人看到,这不是对你们不利吗?"
二人听了觉得有理,就把匕首藏在袖中。张佳胤说:"滑州是个小地方,能有多少钱呢?"谁知任敬早有准备,拿出一本簿子,上面记载各州钱数。张佳胤没办法,只好求他们不要拿得太多,以免影响自己日后的升迁。二人商议许久,说:"我们兄弟有五人,你就给我们五千金吧。"
张佳胤说:"太好了,谢谢谢谢,但你们的背囊中装得下这么多钱吗?再说,又怎么走出县府大门呢?"二人说:"你考虑的也对,你先为我们准备一辆车,把钱放在车上。"说完仍用匕首抵着张佳胤,不许有人跟随在后,否则就刺杀张佳胤,又说:"等我们上马离去后,就放了你。"
"你们若是在白天押着我走,一定会引起百姓的围攻,即使杀了我,你们也难脱身,不如等到晚上再启程。"二人连说此计甚好。
"官银容易辨认,使用也不方便。县中有几个有钱人,不如由我向他们借来给你,这样我不会因官银短少而影响官运,你们也不用怕官府追捕。"二人更加称赞张佳胤考虑周到。
张佳胤嘱咐高章传话下去,召手下小吏刘相前来。刘相这个人一向多心计。张佳胤假意对刘相说:"我运气不好受到牵连,若被捕一定会被砍头。现钦差大人有能力为我脱罪,我内心非常感激,想送五千金聊表心意。"刘相听了,吐了吐舌头说:"一时间到哪儿筹这许多钱?"
张佳胤暗踢刘相一脚说:"我常见县中富人热心助人,你替我跑一趟,就说我向他们借钱用用。"于是取来纸笔,写下某大户多少,某中户又多少,一共九人,加起来正好五千金。这九人其实是县中捕盗高手,并不是什么县里的有钱人。张佳胤又对刘相说:"有钦差大人在,待会儿他们送钱来,都要穿着整齐,不要因为我向他们借钱,就装出一副穷相。"其实是暗示那些人要准备好武器。
刘相这时已完全明白张佳胤话中的含意,告辞离去。张佳胤命人送上酒菜,并且先尝表示酒菜无毒,以安贼心。张佳胤又频劝二人不要多喝,以免酒后误事,二人更加信任张佳胤。
饮酒至半,所召九人各自穿着光鲜,好像富豪般,双手捧着用纸包裹的兵器站在门外,作出哀求的神情,说道:"大人借的钱已经拿来,可是小人家中实在没有这么多。"二贼听说钱已送来,再看到来人都是富人打扮,更不怀疑。
张佳胤命人取秤来,又嫌桌子小,命人取库房中长几横放在后堂,两名役卒也跟着进来。张佳胤与任敬隔着长几,而高章却紧挨在张佳胤身旁。张佳胤拿着砝码,对高章说:"你难道不为你的长官秤金吗?"高章稍一靠近长几,九人立即捧着手中的兵器冲上前去。张佳胤乘机脱身,大叫捉贼。任敬想扑向张佳胤已经来不及,见大势已去,只有自杀。众人捉住高章拷问,供出王保等三名同党,立即下令逮捕。三人虽逃至京师,最后还是被逮捕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