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音乐是种毒

音乐有很多种,对音乐的感受也有很多种。但对一无所熟悉的那一种音乐,也许称之为"有毒的"更贴切。这种音乐适合在心情不好或者很好的时候听,心情不好的时候用它以毒攻毒,心情很好的时候则用它来锦上添花。

这样的音乐一律贩自欧美,有着风格另类的唱片封套和高低迥异的价位,它们往往被摆在唱片前卫的一角或集中于这城市时尚地带的不引人注目的旮旯。年轻的孩子、艺术系的学生、留长发的艺人、跳舞屋里的DJ是这种音乐主要的消费群。而我对这种音乐的爱好与那些做音乐的朋友有关,也与我的写作有关。

阿伦是我在大学里就相识的好朋友,长发、高个,有一张漂亮而聪明的脸,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乐队的主唱,女孩们都排着队要做他的亲密爱人。自然阿伦身边从不缺少漂亮女孩,但在他心目中音乐始终是第一位的爱人,还有足球、美食、电影、妈妈都是他的所爱。至于女孩,这城市里的漂亮女孩都有一颗善变的心,阿伦只要随缘而行从不强求。从他的CD架上我借过很多的音碟,那些音乐一开始让人觉得其吵无比,反复听后就觉上瘾,仿佛打开一扇窗,那些噪音里有生活的另一种光泽。

我常常一边听着这样的音乐一边写作,有时音乐还压倒了我的想象,我就只能从文章里游离出来,在满屋噪音里对着电脑发呆。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总是满心指望着音乐造就戏剧化的气氛,使我的头脑我的身体飞离现实场景并迅速地进入一个白日梦里,该编什么样的故事就编出什么样的故事,该煽的时候先把自己煽得不知所以。

而特别高兴的时候放那种音乐,整个屋子会象着火般热烈绚烂,特别不高兴的时候听那音乐就像有100只猛兽在哀嚎,就算在心情不好不坏的时候,那些音乐也是很好的情绪背景,能让人逍遥般神思飘浮。夜晚的时候,这音乐比安眠药更能催人入眠。

很多的夜晚我在这种工业时代的噪音帮助下昏昏入睡,在机械而锐利的节奏里赫然有一股迷离、阴恻的雾气,像来自月亮背面的幻影。工业时代的人群面貌一新对着物质力量的强大压迫,更多地倾向于以各种心理或生理手段拯疗他们的精神。对于我和我的朋友,音乐是值得信赖的。

而每当出门远行的时候,如果忘了带一只DISCMAN和一盘特别吵的CD,我就会变得心神不宁,到了晚上更是像只猫一样神经质,惟恐彻夜不眠第二天一早长出两只黑眼圈。

朋友阿伦依旧还在音乐里沉迷,只是身边的女孩不会很多,她们最终意识到做音乐的男人象团虚影,并且很穷。他有点显老了,对很多事情彻底没了兴趣。他不再养长发,而是开始蓄胡子,这形象与他音乐口味的转变有关,长发代表重金属,而板头、胡子意味着后朋克。我也在他的后朋克乐队里客串过一回蹩脚鼓手。

我们变得很懒,越来越少见面,但还总在电话里把新觅到的碟放给对方听,交流着对音乐的感觉,分享着音乐带给我们的另类情绪。我总是说音乐是种毒,很难摆脱,而他总是纠正,音乐不是什么,它就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