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三篇
一、型
中国人的脸型和西方人的不一样,比较的宽和平。西方人的脸是用立体的块,垒起来,凸凹鲜明。而东方人,尤其是那种蒙古脸型的,就是线勾出的轮廓。所以,中国人的脸其实是很忌讳化妆的。脂粉很容易地就抹平了脸上细微的起伏对比,看上去面目划一,都很像月份牌上的美人。我估计,月份牌上的美人都是依着化过妆的脸临摹的。粉白的面颊上两片腮红,白和红都很匀净,然后,秀眉红唇。多少是有些像一副面具,是个木美人。事实上,中国人的脸是十分敏感的,在沉静的表面之下,有着千丝万缕种表情。这些灵敏的神经大部分集中在鼻翼上方,眼睑以下,以至颧骨之间的部位。这一个区域是较为西方人宽阔的,西方人几乎是不存在有这个平面的区域,他们的面部从鼻梁很迅速地过渡到颧骨,他们的表情是由这些大的,肌肉与骨骼的块垒运动而体现的。所以,他们的表情就比较夸张,强烈,和戏剧化。而中国人的表情区域则是在鼻翼处到颧骨之间的平面,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微妙的差异都是来自这里的。然而,似乎所有的化妆技术都是热心地将这一片泥墙似地抹平,抹光滑,于是,一切表情都被掩埋了。这个部分是有着细腻的凸凹,肉眼几乎看不见,但这却构成了一种情调。一旦消失,脸就木了。
还有,眼睑和唇部,这也是微妙的部分所在。方才说过,中国人的面部轮廓是线描式的,线描的精微最为典型地体现在这两个地方。中国人的单睑和重睑都相当精致,唇纹也是精致的,富于情调。还是化妆术害了它们。眼线,眼影,还有唇线,粗暴地覆盖了它们纤细的笔触。所有的区别都被取消了。这些现代化妆技术法重新画了一张脸,这张脸就像是那种傻瓜照相机照出的照片,没有影调的深入浅出,只是一张白脸上的眼,鼻,眉,嘴。
中国人的脸大体分为南北两种,北方,通常是那类蒙古种的脸型。南方,则是越人的型。我估计,会不会是受戏曲脸谱的影响,而戏曲脸谱又是受中国地理政治的影响,蒙古脸型似乎是被视为正宗。荧幕上的英雄,大多是宽脸阔腮,浓眉直鼻的形象,有些类似京剧里的黑头,俗话所说:平头整脸。其实,越人的型,是更富于戏剧性的。这种型,更为敏感,因为肌肉的块面比较紧凑,复杂。而蒙古型的,多少有些一览无余,比较简单。鲁迅先生的脸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从他的照片来看,面部的影调很有变化,层次较多。眉棱,颧骨,鼻凹,下颏,组成略有冲突却最终协调的关系。骨骼比较蒙古型要突出,但和西方人的骨骼的表现不同,那是形成整体结构的块垒,而在这里,只有比较少肉,线条就有了锐度。然而,在荧幕或者图画上,人们却不由自主地,总是容易将他描摹得肌肉丰富。这样,是不是以为比较接近英雄的型?结果却是,浑圆,面部带上了“木”相。中国人的脸,稍稍有那么点偏差,就“木”了。这就是这种型的微妙之处。
1998年11月28日上海
二、木匠
《泰坦尼克号》里有意思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泰坦尼克号的锅炉房里,巨大的蒸汽锤在熔熔火光中依次击打着,发出巨响。铲煤工和锅炉工在这汽锤底下,就像忙碌的蚁群。这景象称得上是壮丽。早期的工业时代还是具有美感的,因为它含有人文的气息。蒸汽机可说是距离人性最近的机器,它虽然将人从身体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它根据的还是身体劳动的朴素的原理。蒸汽在汽缸内膨胀,推动了活塞,产生力量。这是可视可闻的原理,过程直接显现,可以由感性接受。你看见蒸汽锤的击打,就好象是一个巨人在弹奏一架巨型钢琴,钢锤敲击着琴键的簧片,演奏出伟大的乐曲。这是人延伸了自己的能力和勤劳,所达到的强大。你看见的是机器,也是人的劳动。这是有道理可讲的机器,有着人手的操作的体温。
电的道理就要曲折一些了,而电子计算机则更无道理可讲,它将劳动变得那么抽象,需要大量的解释,才可说通。并且,这些解释都是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和发展,离人的感官越来越远。
《泰坦尼克号》的第二处有趣的地方是更为感性的体现。那是在它撞击冰山之后,情形还不十分明了,船长吩咐道:找个木匠来,检查一下船体。这情形几乎是有些文艺复兴的意思了。这样的天下无敌的巨轮,是由木匠来照料船体。在《世界电影》杂志发表的《泰坦尼克号》的剧本里,这是译成“工匠”,也是文艺复兴的意思。总之,这使人想象到,这艘“梦之船”,是由木匠的斧凿钉锤,一下一下完成的,这简直接近于意大利的城邦了。这场面真的很恢宏。而木匠们的斧凿又是多么灵巧,技艺高超,这是家世源远流长的木匠,已经熟能生巧。他们凭着多少代造船的经验,功能和审美两方面的,造出了这艘“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劳动和制造,处处留下手的真迹,散发着即时即地的情感,这就是人文的气息。
现代工业抹煞了人的劳作的痕迹,它将劳动概括化了。现代战争也是这样,战争发起的原因不是出于生死存亡的逼迫,而是外交的政策。过程呢?是武器和武器的较量,结局是在实验室里就已决定了的。海湾战争看起来颇像一场节日的礼花,“飞毛腿”在空中飞行。参战者不见踪迹,旁观者则靠了电视网身临其境。这世界就这样,变得隔岸观火。你伸出手去,想要触摸什么,一摸却是一个空。人的感官其实处于荒芜之中,并且面临退化的危险。
《泰坦尼克号》至少有这两处是有意思的,它无意中使我们回望了早期的工业社会。那时,人类刚刚攀上机器的车轮,起步出发。人的能量发展到这样的一个时候,就是说,他已经不够他自己用的了,所以就必须找到一个代步,机器。人终于冲出了自己的躯壳,此时此刻,确实激动人心,就象那个蒸汽锤击打的铿锵的场面,人性创造了空前的辉煌。但这似乎是最后的光辉,接着,事情就不对劲了。
1998年11月30日上海
三、我们为什么需要音乐厅
有一部先锋作曲家的作品,是将全场切光,然后舞台上亮起演奏者谱架上的几盏小灯,作品就开始了。各种乐器依次响起漫长的单音,就像在练琴,练了一阵,便结束了。事后又有一名作曲家向我解释这部作品,像这样的玄奥的作品不得不依赖解释。他解释道:这部作品是展示音乐,各种乐器的各种音高的不同的音色,而切光是为了让听众集中注意力,充分地享受音色的表现。
我表示能够接受他的解释,但却产生了一个疑问,音色有什么意义呢?当这些音色互相间打散了关系,孤立地响起的时候,它不也成了一种单纯的声音?当然,那位解释者说,这部作品中的单音之间是有着逻辑的关系,是从和声,调性,音列,或者反和声,反调性,反音列等等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关系。这就又需要一番解释。可是,不就是要我们欣赏音色的吗?关系又有什么意义呢?问题还是在这里,这些乐器的声音于我们的欣赏有何意义?这声音和汽笛的鸣叫,婴儿啼哭,流水淙淙,或者一件重物从地面上划拉过去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它甚至可说是更无味的,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声音,可能唤起我们对某一个具体场景的记忆和想象,可它能唤起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因为它是一种抽象的声音,还是一种后天的人工的声音。它的材料性质的,和现实无关,为了制作另一种存在的东西。所以,当它脱离了上下左右的联系,孤单地呈现的时候,疑问就产生了,它究竟要我们欣赏什么?
我说它是后天的声音,是因为它所从属的旋律,甚至和声,看上去要比它更具有自然的形貌,它们和现实的生活有着更为紧密的关联,比如歌唱。而乐器的音色,则是经过理性归纳,分析,总结,再制作的声音,它就像语言和字词的关系。所以,我就有理由说它是生而从属于音乐,是材料的性质。这也像是建筑大厦的砖瓦,当它在建筑里的时候,才是有意义的。而且这砖瓦的形貌越是缺乏特色,就越有创造的可能性。西洋乐器的音色就是一种极少特色的砖瓦,这也是它在音乐生活里的进步,它将个性的特色降到最低限度,因而有了极大的创造功能。就这样,它就成了一种必须处于某种形式的声音,并且受到这种形式的制约。当它处在那样孤独的状态,即便是全场切光,凝神并息,我们又能听见什么?我们并不是乐器制造师,也不是音乐学院教师,有义务检测音色的质量。
音乐的革命者在这几十年内,致力于将音乐从音乐中解救出来,在这全场切光的时刻,音乐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它打散了自己,让自己回到材料的状态,这些材料是为了什么理由要求我们聆听?我们为什么要聆听单纯的音色?在这个颠覆的时代里,我们大有理由怀疑我们自己,事情完全可能是另一种样子。就是说,这些音色,才是音乐,真正欣赏的对相。可是我们听着这些孤独的音色,只有回想起它们曾经有过的灿烂的业绩,它们在宏伟的交响音乐里的表现,才能认清它们的面目。难道我们今天走进音乐厅就为了这个:缅怀?
1998.12.1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