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改革四处冒芽(启蒙运动后的变革) 1.瓦砾堆下冒极端
车轮子革命
1789年革命爆发之后,是法国革命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掌权的是君主立宪派。这个君主立宪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贵族,也就是新贵族,代表这些人的利益。革命进一步向前发展,接着出现了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他们上台掌权。
然后再进一步向前发展,就是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雅各宾派掌权。大家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到,吉伦特派也好,雅各宾派也好,他们的革命已经脱离了正常轨道,要使革命回到正常的道路上来,这就得靠热月党人。
可以看出,君主立宪派跟热月党人实际上是代表一个阶层、一个阶级,都是大资产阶级,金融贵族,代表他们的利益。接着出现了拿破仑帝国,拿破仑虽然是一个资产阶级的皇帝,虽然肯定了革命的措施,但是毕竟建立起了一个帝国,等级制度、爵位、贵族、平民这些东西都恢复了。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最起码的理念就被打破了,然后等拿破仑帝国失败之后,出现了波旁王朝复辟,革命走到了最低点。你跟稚各宾派专政怎么比,等于到两个极端了,那么是不是说到此为止法国革命就完了7没完。到1830年才算完。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七月革命”中复辟的波旁王朝被推翻,由波旁王朝的直系,奥尔良公爵路易非利浦,建立了代表大资产利益的,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革命的过程才算结束。
从1789年到1830年,法国革命才算是完成轮回。我们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到法国革命的特点—起点就是终点。你绕一圈最后又回来了,又是大资产阶级当政君主立宪,革命完成了。
实际上法国革命的任务1789年就完成了,它的资产阶级革命,首先是政治上要施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定宪法,君主立宪;然后是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1789年大革命一爆发,君主立宪派当政的时候它就已经完成了。它不像英国,英国孤悬海外,偏处一隅,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你关上门,隔起来没人理你。
法国革命不行,外国武装干涉,反法同盟,所以法国的革命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转一圈还得回来,为什么它会乱呢矛就在这儿。终点就是起点,起点就是终点。我从公主坟到建国门,最好的办法就是走长安街,长安街最近,但是长安街交通管制,或者说它堵车,红灯太多,怎么办呢?我从北二环绕过去,到建国门了,到建国门还得回公主坟吧,北二环也堵,从南二环再绕回去,就这么一个道理。
应该直线走,距离最近,但是它堵我嫌烦,就只能绕,就这个意思。法国革命也是这样的特点。
女王的同意权
接下来,看革命的结果,各国资产阶级的革命结果。你说资本主义国家靠什么?资产阶级国家靠什么来巩固革命的成果?就是立法。那就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了近代法制化社会。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立法成就,我们一个个来看。
第一看英国。英国革命立法的一个突出的成就是颁布了权力法案,英国革命之后就得靠着这个权力法案了。英国是通过权力法案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我们大家都知道今天的英国是一个典型的议会君主制的国家,有的人就认为君主立宪制跟责任内阁的共和国是一回事,因为这个国家元首没有任何权力,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先国王不是没有任何权力的。英国君主立宪,权力法案的一些内容,除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立法;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养兵,维持常备军。也就是说,议会对王权有一个限制,但王室也不是一点权力都没有,这样国家就形成了两个权力中心:一个是议会,一个是国王。这种君主立宪叫做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两个权力中心,议会和国王。基本上每一个国家在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时候,都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典型的国家有英国,一战前的德国和二战前的日本。今天世界上已经没有这种政体了,只有说国家两个权力中心:一个是君主,一个是国会,互相牵制,不是君主完全没权。但是英国的君主为什么完全权力到今天?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王位继承纳入到了法的范畴,它不再是你们家的事,而变成了国家的事。所以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慈禧太后要废光绪,西方国家不干,这个道理就在这儿。
这个王位继承法就规定,英国王室的传承顺序,当时是威廉和玛丽在英国执政,就是威廉三世和玛丽三世。威廉三世先去世,然后他的妻子即位,就是玛丽三世,等玛丽三世再一死,没下文了,因为两人没孩子,于是就由玛丽的妹妹即位,就是安妮女王。安妮在位的12年,英国在文学和艺术装潢方面达到了繁荣时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坚实而闪光的印记。但她个人生活却是灰色的,她的孩子不是流产就是夭折,没有一个能够存活下来。如果安妮女王一死,斯图亚特王朝绝嗣,也就是没有后代了。没有后代了怎么办呢?绕世界挑,一挑挑中了德意志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这个人是个德意志人。德意志,汉诺威,这个地方的选帝侯乔治,就挑中他了,你属于斯图亚特家族的,你来英国当国王得了。乔治说一句英语都不会,我怎么去英国当国王。英国那边又说,没关系,没关系,不影响你当国王,你就放心大胆地来吧。所以乔治兴高采烈地背着包包到英国赴任了,从此,英国开始了汉诺威王朝。
这个王朝在一战的时候改了名了,因为一战的时候英德两国是敌国,英国人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家的国王是德国人,所以这个王朝就赶紧改了名,叫温莎王朝。今天的英国仍然是温莎王朝,用王室的驻地温莎堡命名的。但实际上今天的英国的王室都是德国人的后代。乔治一世来到英国十几年,一句英语也不会说,五十大几的人现学也来不及了,所以他从来不参加国会的会议,不出席枢密院的会议,也不接见大臣,接见也没用,一句也听不懂,还搁一翻译,你知道这翻译有没有给你瞎说啊。本来英国的内阁是国王召集大臣,在一个小房间里秘密开会,叫内阁。国王他老不干这事,他不召集大臣,所以这些个大臣们就自个儿组织起来,由第一财务大臣召集人,后来第一财务大臣有一个专有的头衔,叫做首相(PrimeMinister)。英国的内阁制便形成了,内阁直接对国会负责了,国王就逐渐靠边站了。所以这个乔治一世他只能自动靠边站,他的儿子乔治二世酷爱打仗,当时正是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跟路易十四抢欧洲大陆霸权。乔治二世是英国最后一个御驾亲征的国王,他在欧洲大陆上待的时间远远多于在伦敦待的时间,在战场上待的时间也比在宫廷里的时间要长,所以英国人又没见到国王。到他们的第三代乔治三世,癫痫,神经病,接见大臣开始吐白沫,开始抖,咬手指头。这三个乔治统治时间特长,尤其乔治三世统治时间特长,一直到1820年,有一百多年。
英国的国王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应该干的事他不干了,所以等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女王想恢复这个二元君主政体已经不可能了。今天的英国国王只有一个权力,就是同意权。内阁的法令拿来,你必须签字同意。内阁立法、国会立法判处国王绞刑,你也必须签字表示同意。你说你们判我绞刑,凭什么判我,我内心肯定不满,但是,我所有的权力,只有同意权,我签字同意,你不能不同意。所以你看今天的伊丽莎白二世陛下,每周二接见首相,她现在见的布朗首相,可能跟她孙子差不多大,最起码也比她儿子小,都是二战后出生的首相,每周二来拿着一堆文件,找女王来签字,女王连看都不看。你吃了吗?她签一张。吃的啥,几个孩子,上中学了吗?进实验班了吗?就签了,她只有这么一个权力。
记得有一次,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给朋友发了一个E-mail,在E-mail里说这个布莱尔首相过于关心外来移民了,从哪儿哪儿划着洗澡盆过来的那帮人,给他发现了,布莱尔首相对他们的关心,远远超过了关心本国的农民。查尔斯王子聊天说的这事,最后不知道怎么在网上给公布了。不知道是朋友给说出来的,还是被人截获的,一下子英国舆论哗然,你作为王储没有资格谈论政治,你管首相关心谁呢,你没事可以想想是戴安娜好,还是卡米拉好;你可以关心狐狸是大红的好,还是白的好,你就只能关心这个。事情一出来,当时王子就很尴尬嘛,皇室的总管就出来帮王子解释了,英国讲究言论自由,王子也有言论自由。结果英国公众马上拿出法律依据,你有言论自由你说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议论国事,没办法,王子只能出面道歉。其实他不是公开说的,是给朋友发E-mail,咱俩聊天在底下说的,但是不行,你的身份在那,你就必须考虑到,你就必须道歉。所以说今天的英国王室在政治上是不负任何责任的,他是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就有点跟咱们中国古代的孔圣人那个感觉似的,作为国家的象征,政权的象征,道统的象征而存在。所以英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不是德国人到英国当国王,可能没这么顺利,就逐渐地由议会君主制代替了二元君主制。这是我们说的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