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二个牺牲者

1

东都广场第十八层。7月6日,星期四。

上午11点55分,洪亦明被发现暴毙于总裁办公室。死亡原因是服毒。

洪亦明今天是上午9点准时到办公室的。像往常一样,林秘书给他沏了一杯碧螺春。随后洪亦明签了几份公司文件,然后再也没有出过办公室,上午也没有会见过什么人。11点10分他给秘书打过一个电话,叫司机11点30分在楼下等他,说中午在晶都酒店有个饭局。但时间到了11点45分,司机还不见洪亦明下来。洪亦明是部队出身,平常非常准时,司机心想会不会临时有事耽误了。

又等了十分钟,还不见他下来,于是司机打电话询问林秘书。

林秘书拨通了洪亦明的内线,但没有人接电话。她起身到总裁办门口敲门,也没有人应。推开门一看,洪亦明歪着身子仰在大班椅上一动不动,脸色铁青,鼻腔出血,表情非常可怕,嘴角吐出白色泡沫。

她吓得两腿发软,大声叫起来。

办公室的人闻声赶过来,立刻打电话向“110”报了警。

市刑侦局的刑警首先赶到东都广场。崔队闻讯带着小川、姚莉和技侦中队的人赶来时,大东总裁办公室已围上黄色警戒带。市刑侦局的五、六位同行提前几分钟赶到,带队的头儿是重案组的一位探长。崔队和他简单沟通后,立即开始了现场勘查。

经初步检测,洪亦明是急性中毒死亡。鼻腔出血、嘴吐白沫等中毒症状非常典型。根据尸表检测和林秘书提供的情况断定,死亡时间在11点10分到11点55之间。

现场勘查。技侦人员拍照。整个房间没有发现特别的异常,但洪亦明脚下的地毯皱起了一块。很可能他在死前有阵发性惊厥,四肢严重抽搐。这也是中毒的一种症状。

另外,在高背沙发旁的地毯上,发现了一张剥开的“酒心巧克力”金黄色糖纸。姚莉躬身拣起糖纸,瞄了一眼,不觉打了个寒噤。她下意识地瞅了一眼小川,小川明白了什么,拉长脸冲她扮了个恐怖的怪相。

荷叶形的水晶玻璃盘,还剩下二十五粒绿色薄荷糖、十七粒金黄色糖纸包装的酒心巧克力糖。姚莉用透明塑料袋全部收起来带回。

询问公司的有关人员。包括林秘书、洪亦明的司机,以及办公室的人。

公司员工反映,洪总最近情绪有些反常。不像往常那样潇洒自如,谈笑风生。林秘书说感觉洪总仿佛有什么心事,情绪显得躁动不安。有一次他还无意间对人说起,晚上梦见一个浑身通红的寿星老头在后面追他,吓得他一身冷汗。

他和太太也没有闹矛盾,家庭和睦美满。女儿在加拿大读书,太太前不久刚去那里探亲。公司已经打电话通知她洪亦明出了事。

没有遗书。但刑警在他的书桌抽屉里意外发现了一张纸,上面有个“山”字形符号和一串数字。与胡国豪手提包里发现的A4纸内容,一模一样。

“又是一个‘红塔山’!”姚莉觉得纳闷。

崔队拿着这张纸端详良久。

——难道这真是什么“死亡咒语”?

那“山”是什么含义呢?

另外,洪亦明有无自杀可能?动机是什么呢?

莫非接到“死亡咒语”产生的恐慌导致他自裁而亡?

自杀者通常都会留下遗书,而洪亦明却没有……

这位刑警队长百思不得其解。

现场勘查结束后,洪亦明的遗体立刻被送到公安医院进行尸检。

法医从洪亦明的呕吐物和胃液里,均检测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物,俗称“四二四”,也就是毒鼠强!这是一种剧毒的白色、无嗅、无味的粉末。其毒性是氰化钾和砒霜的一百多倍,六至十二毫克即可致人于死命!

尸检结果表明:洪亦明是服了毒鼠强中毒身亡的。

毒鼠强最早由德国拜尔公司于1949年偶然合成的,具有极好的诱捕杀鼠的作用。但后来发现它有很大的副作用,很容易合成,但极难分解,毒性非常大,而且代代相传。据说合成这种药物的科学家后来都死于非命。由于毒鼠强的滥用,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现已禁用多年。但由于其成本低、利润大,在利益的驱动下,我国城乡仍有大量的非法生产。普通人很容易买到。

姚莉带回的糖果经过检验,二十五粒薄荷糖没有发现异常,但在十七粒酒心巧克力糖中,发现有一粒的酒心被抽空了,填入了白色毒鼠强粉末。从而可以断定:有人在洪亦明水晶玻璃盘里的两粒酒心巧克力糖中,悄悄作了手脚。也可能是事先在糖里填入了毒鼠强,再暗中带进办公室,偷偷放入水晶玻璃盘里的。这种糖是上海生产的,在深圳各大超市都能买到。洪亦明上午恰好吃到其中有毒的一粒,导致急性中毒身亡。这就排除了洪亦明是自杀的可能。从地毯上发现的金黄色糖纸上,提取了两枚不完整的指纹,经分析比对是洪亦明的。但在其它酒心巧克力糖的包装纸上,没有检测出任何指纹痕迹。

现在回过头看,其实三天前洪亦明在办公室约见崔队他们时,已收到那张“A4”纸,感觉到危险逼近。但他当时并不知道杀手在寄送“死亡通知书”的同时,也许已经在两粒糖里注入了毒药。这是一种随机的杀人暗器,被暗杀目标什么时候恰好拣起其中的一块糖放进嘴里,就会一命呜呼。

“为什么杀手要在两粒糖里放毒呢?”姚莉警官不解。

“使用双弹,加了保险系数嘛。”小川警官说。

“不只是保险,”崔队分析道,“你们想想,两粒毒糖可以使死亡周期缩短一倍,凶手的目的是要加快洪亦明的死亡。”

“这怎么计算的喃?”

“如果是一粒糖有毒,洪亦明每吃一粒糖中毒的概率是十八分之一;如果有两粒糖有毒,他每吃一粒糖中毒的概率就是十八分之二,也就是九分之一。”

姚莉心想:这“九分之一”死神差点就落在自己的头上。

“幸好那天洪亦明请咱们吃糖,咱们没有领情。”

小川说起来还有点后怕。

“没想到大东总裁办公室竟会杀机四伏……”

崔队也感到震惊。

“这和‘田东坝’那块地有没有关系哟?”小川警官自言自语道。

“你是指房地产的利益争夺?”

“对。”

“周正兴不是已经放弃了‘田东坝’的投标吗!”

“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地豪的霸业……”

洪亦明的突然死亡使警方非常震动。社会舆论反响也很强烈。地豪总裁胡国豪的猝死案还没有理出头绪,紧接着大东总裁洪亦明又暴毙在自己办公室里。两起命案发生的时间相距不到半个月,受害人都是岭南房地产的头面人物,而且死者在死前都曾经收到过一张奇怪的A4纸……

当天下午,Y区公安分局开会研究了案情。市刑侦局头儿汪局参加了案情分析会,并传达了市政法委领导的指示。汪局个子不高,小平头,穿深蓝色翻领T恤、浅色西裤,态度非常严厉。会上最后决定胡国豪及洪亦明两案并案侦查。由Y区公安分局武坚局长任专案组组长,亲自负责此案,崔大钧队长为专案组副组长,并从市刑侦局抽调部分骨干增强警力。全力出动,限期一个月内必须破案。

面临舆论的聚焦和上级警局的限期破案,崔队感到巨大的压力。

——事实上洪亦明的死是有先兆的,警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的话,他的死也许可以避免……崔队对此深感内疚。也许洪亦明向警方隐瞒了什么细节,才导致自己最后的遇害。但这不是一个刑警队长失误的理由。

在案情分析会上,武局着重分析了洪亦明命案现场发现的重要物证。

——经刑侦技术室鉴定,洪亦明抽屉里发现的那张神秘的A4纸,与胡国豪手提包里发现的A4纸纸质相同,打印数字“42602791”字体大小也一样。那个红色“山”字符号(刑警队已习惯称之为“红塔山”),系用手写的,形状和大小与前面发现的那张相近。由此可以断定,两张纸出自同一凶手或是犯罪团伙,胡、洪两人被害的原因有着密切的关联。破解“红塔山”符号和那串数字的含义,是破案的一大关键。

——此外,凶手的作案手法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采用有毒的酒心巧克力糖谋杀目标,是一种聪明的“随机杀人”计谋。被谋杀者的死亡时间是随机的,因此作案人很容易伪装有“不在现场证明”。在A4纸和酒心巧克力毒糖的包装纸上,只提取到洪亦明的指纹,说明警方要对付的案犯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

不过,只要有人作案,就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查明那两粒毒杀洪亦明的酒心巧克力糖,是如何送进办公室的?是破案的另一个关键。

崔队和小川、姚莉两位年轻警官汇报了勘察情况。

经上午现场调查,林秘书和打扫总裁办公室的清洁工背景清楚单纯,可排除嫌疑。询问了公司值夜班的保安,也没有发现异常状况。最后认定,洪亦明在这段时间里会见的客人可能性最大……

崔队他们是星期一下午与洪亦明见面的,可以认为那时洪即感觉到有危险。崔队询问了林秘书,查问从星期一上午到星期三下午这段时间,有什么外人进入过洪亦明的办公室?

林秘书根据工作日志提供了以下记录:

星期一上午,洪亦明会见过三个客人,其中两人是万事达商贸公司的朋友(一位是钱总、一位是销售部主任),另一人是地豪置业的钟涛。钟涛是10点钟来的,10点45分离开。据林秘书回忆是洪亦明约的钟涛,据说是商谈胡国豪临时拆借大东的一笔款子的偿还事。中间洪亦明还接过加拿大的一个长途,是他女儿打来的。

星期一下午,洪亦明只会见了崔队等三位警官,此后闭门未见任何客人。

星期二上午,洪亦明单独召见公司策划总监,听取有关“田东坝”招标的汇报。

星期二下午,洪亦明在办公室召集几位高层开会,讨论“田东坝”招标书。

星期三,洪亦明去珠海办事,外出了一天。总裁办公室全天锁门。

崔队沉吟了一下,问道:“地豪置业的老总周正兴来过吗?”

“没有。”林秘书答道。

“上个星期四到星期六的记录呢?”

林秘书把工作日志往前翻了一页,倒着顺序念道:

“7月1日,星期六:洪总全天参加观澜湖《南国地产精英论坛》研讨会,未到办公室。6与30日,星期五:洪总全天去广州,参加两个商务应酬。洪总不在大东时,总裁办公室都是锁门的。6月29日,星期四上午:有两家装修公司的老总拜访洪亦明,都被他以忙为借口婉拒了。大约10点半,胡国豪的遗孀朱美凤来过大东,洪总在办公室同她见的面,谈话内容不详。”

“胡太星期四来过!?”

崔队一把夺过工作日志,诧异地盯着看,上面的确记着朱美凤的名字和来访时间。

“胡太走的时候,洪总很客气地送到电梯口,我隐约听见他说了句‘愿老胡在天有灵’……”。林秘书证实道。

怎么这么巧?在前后两三天里,朱美凤和钟涛相继出现在洪亦明的办公室。

完全存在这种可能——两位访客因此都有接触那个水晶玻璃盘的机会……;当然,也不排除以下事实——这两次见面也许仅仅与胡国豪的善后之事有关。况且,当着洪亦明的面对酒心巧克力进行偷梁换柱,也并非易事。

案情分析会上,有警官提到另外一个重要嫌疑人:周正兴。

“在胡国豪一案中,周正兴一个小时的‘不在现场证明’缺乏有效证明:这就是24号半夜12点至25号凌晨一点。一个小时的时间,他要在南澳某处收拾大冤家胡国豪是绰绰有余的。”

“这个警官的意见不可忽视。”

到会的市刑侦局领导汪局很重视这个发言。

“可是南澳方面的线索,一直没有突破。对周正兴的侦查实际上陷入了僵局。”

崔队无奈地说。

武局提出一个颇有创意的问题:

——胡国豪和洪亦明为什么会成为凶杀的共同目标?

“两人在海南共过事,都是经营楼盘和房地产的老板,如果考虑是商业利益争夺的话,周正兴的疑点应该最大。”武局分析道。“一个是他梦寐以求想取而代之的地豪掌门人,另一个是地豪集团最大的商业竞争对手。”

“我赞成继续调查周正兴。”

崔队支持武局的意见。

姚莉提出一个疑窦:“我们听洪亦明说过,他和胡国豪是河南老乡,说不定两人还有其他的关联呢?……”

汪局对她的发言很赏识。

“我认为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追踪。南澳方面可暂放一放,‘待机侦查’。”

案情分析会最后决定:对几个与此案有关的涉嫌人物进行全方位监控。

聂风是在案情分析会结束后接到小川电话,获悉洪亦明死讯的。这既在预料之中,又出乎预料之外。从洪亦明几天前的紧张和恐惧表现,可以察觉他已意识到自己有生命危险。但连警方都没有料到,死神果真会降临,而且来得如此突然而神秘。

小川在电话里特别提到,凶器是两颗放了毒的“酒心巧克力糖”。

“两颗毒糖!典型的‘延时随机杀人’,又称作‘远距离杀人’。这是一种非常高明和隐秘的谋杀计谋,案发时凶手完全有‘不在现场证明’。”

“星期一下午洪亦明约见崔队我们时,还请过我们吃‘酒心巧克力糖’哩!”

“你们一定没有吃吧!”

“那还用说!要是吃了,说不定死的就不是洪亦明罗。十八颗‘酒心巧克力糖’中两颗有毒,每吃一颗就有九分之一毙命的危险……”

“不是九分之一的危险,”聂风在电话里纠正道,“如果投毒者有意把毒糖放在最上面,食者死亡的概率可能是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

“啊,我怎么没有想到!”

小川的声音都有点变了。

“咱们一会儿见个面吧。”

聂风希望了解详细的情况。

“行,聂哥说在什么地方?”

“还是‘110咖啡俱乐部’怎么样。”

“‘110咖啡俱乐部’?OK!”

小川会意,在电话里笑起来。

聂风接着给《西部阳光》吴总编挂电话,报告最新情况。

“老总,案情今天异峰突起,又死了一个重要人物。”

他说话的口气带着一种亢奋。

“哦!死的是什么人?”

“大东房地产的总裁洪亦明。”

“又是一个房地产大鳄!”

“本来我明天就要飞回来的……”

“不行,不行,你不能再耗在深圳了,家里还有重要采访。”

聂风知道,老总是不希望出差费超支太多。

“再给我几天时间,案子一定会水落石出。”

“你是探长呀?瞎吹牛,不行。”

“我已经发现了凶手的影子……”

“一会儿‘蛛丝马迹’,一会儿‘影子’的,凭捕风捉影就能破案呐?”

老总显然不信。

“不然,这篇后续报道难收尾呀……”

聂风耍赖。

“只能再给你最后三天……”

吴总编抗不住聂风的死缠。

“三天呀?”聂风口气很不情愿。

“对,超过三天,一切费用自理。”老总祭起了经济杀手锏。

“本人遵命。”

2

南园名典咖啡茶座。

聂风在上次临窗的那张棕色木桌前坐下,绿衣女招待送上一杯冰水。还是那个蒜头鼻马尾辫。

“先生喝什么饮料?”她笑盈盈地问。

聂风翻开菜单看了看。

“来两客日式鳗鱼饭。”

小川赶到时,用红色木漆盒盛的鳗鱼饭正好端上来。日式料理讲究精致的器皿和菜肴搭配,每客还配了一小钵豆腐紫菜汤,香喷喷的。

两人边吃边谈起来。

小川说起洪亦明收到的那张“死亡通知书”。

“和胡国豪收到那张完全一样?”

“对。按姚警官的说法,又是一座‘红塔山’!”

小川提到姚莉的冠名“红塔山”。

“对的,那个符号的形状的确像座‘红塔山’。原先没有留意到……”聂风似有所悟。

“姚警官挺钦佩你的,她叫我‘向聂哥问好’!”

“她是这么说的吗?”聂风戏言道。

小川搔头,笑而不语。

“这张纸有什么特别意义吗?”他问聂风。

“这说明谋杀胡国豪与洪亦明的,应是同一个人!这是一桩经过精心策划的系列杀人案,作案人的智商非常高……”

聂风给案件的定位,让小川从心底佩服。

不管怎么扑朔迷离,案件的真相终于开始凸现出一个轮廓。

聂风继续分析道:

“而且从‘死亡通知书’出现的特点看,案犯是有意要造成狩猎对象心理上的恐惧和一种被追捕的绝望感——这通常是复仇者的心理特征,所以此案很有可能是……仇杀!”

“仇杀!”小川重复了一句。

“对,如果这个判断无误的话,”聂风稍作停顿,看着小川说,“那么破案的关键,就是要破译复仇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聂哥说的是‘破译’?”

“对。不是现去查找,而是破译。那个‘红塔山’,那串神秘的数字,还有那个离奇的花圈……不是都摆在我们所有人的面前吗!它们究竟在传递什么信息?背后藏着什么秘密?我想死者临死之前肯定明白。”

“那我们怎么去破译喃?”

“我还有三天时间,恐怕帮不了多少忙了。”

“聂哥回四川后,还会关注这个案子吗?”

小川感觉很遗憾。

“会的。”聂风答道,“我会跟踪下去,为了追寻真相,也为了我那篇‘独家追踪报道’!有什么新情况别忘了告诉我。”

小川警官理解,独家报道——这是任何一个记者都有的野心。

“这没有问题。”

“是开车来的吗?”聂风想了想,问他。

“是。”

“走,跟我去一个地方。”

“去哪里?”

“你不是想破译‘密码’吗?到了就知道。”

两人乘上小川开来的蓝白色警车,径自向深南路驶去。聂风说的地方不一会儿就到了,原来是深圳书城。虽是傍晚,来这里买书和逛的人像赶集似的多如潮涌。

小川警官在大楼背后停好车,两人沿扶手电梯上到书城二楼。

穿过新书介绍摊、畅销书台,迎面是经济类图书柜。

“我们分头找找,关于汉字研究方面的书。”聂风指示小川。

“应该是什么类别哟?”

“文化教育、古籍,都有可能。”

小川点头,消失在拐弯处。

聂风转了半圈,发觉在书城二楼上架的,除了经济和经营管理类图书,就是历史、人物传记一类。向一位穿赭色服装的女服务员打听,得知“语言文字”方面的书在四楼。三楼买的是文学类、少儿图书,以及教学辅导资料。

登上四楼,发觉这里的人气颇旺。摆在最显眼位置的是烹调、化妆、服饰一类生活时尚图书,旁边专柜区陈列的是科技、电脑图书,再往里是医药方面的典籍。

置身于人潮和书海里,聂风如坠五里雾中。“语言文字”的专柜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在一个偏僻的书架上,他好不容易找到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说文解字》。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古字书,着者为东汉人许慎。

不过该书是竖排本影印本,看起来挺费劲的。语言专柜的位置相对比较清静,聂风席地而坐,耐着性子一页页地翻找,终于在190页查到关于“山”字的条目。

在“山”字的下方,有一个“山”的古体字,字体像是小篆。

聂风仔细琢磨:这个小篆“山”的字形倒是有点像“塔山”,但是线条粗细一样,而且笔划过于纤细,已经看不出图画的意味。

再看条目的下注:“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这应该是许老先生在讲“山”的字义,聂风却是越看越糊涂,不得要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的文字。记得在C大上古文课时,老师讲过所谓“篆”,简而言之就是指笔划被拉长了来写的字,又分为大篆和小篆,两者大同小异,只不过后者比前者更简化些。大篆产生于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小篆出现在战国时代,比大篆更简练,线条化更明显。

比“篆”更早的文字,也更接近象形的,应该是甲骨文!也就是咱们祖先在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刻的字。

那就查查甲骨文吧!可是偌大一层书城四楼,却找不到一本关于甲骨文的图书。无奈之下聂风向总台咨询,值机员从电脑里侥幸查到一本《中国甲骨学史》,上海出版。但在书架上却找不到这本书。在聂风几乎失望时,一位个子纤瘦、戴眼镜的女服务员从书架下面的储书柜里,找出这本陈书来。聂风接在手里,连声说谢。

仔细看来,这本《中国甲骨学史》是一本研究甲骨学历史的专着,扉页上套红印着“周谷城主编、《中国文化史丛书》字样”,作者为两位古文字专家,一位姓吴、一位姓潘。所谓“甲骨学”,是指研究甲骨文的一门学问。而本书写的又是这门“学问”的发展史,乍看起来比单纯介绍甲骨文字的书还要深奥。所幸的是,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不仅有甲骨文的发现、搜集、发掘等史料,还包括了甲骨文的分类、断代方法,以及甲骨文的形体结构和考释等,都有叙述。

书中专门辟有一节《甲骨文常用字举例》。聂风在其“常用字举例表”中,意外发现了一页列有“火”字一行。右边的“甲骨文及录着书号”栏对应着“火”字在甲骨文里的三种字形:第一种字形中间部分突起很像一座塔;第二种字形的形状,竟与A4纸上的“山”几乎一模一样!

聂风掏出胡国豪案的A4纸图案复印件,仔细核对,果然是形状非常接近的“火”图案!他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图案不是“山”字,而是“火”!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我找到啦!找到啦!”聂风兴奋得叫了起来。他当时的神态,颇像当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

旁边有购书者投来诧异的目光。

聂风不好意思收住声。

聂风是个严谨的人。为了更慎重起见,还需找出旁证或者反证。但是从该书“常用字举例表”所列的520个例字中,聂风没有查到甲骨文的“山”字是什么形状结构。“日”、“月”、“星”、“土”、“水”、“木”都有,唯独没有“山”字,奇怪。

他正感纳闷,忽然手机响起来,是小川警官打来的。

“聂哥吗,你在几楼呀?”

青年警官的声音很兴奋。

“我在四楼语言文字柜,最里头的一个角落。”

“我找到你说的书了,书名叫《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内容怎么样?”

“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那太好了!赶快上来。”

小川从三楼文化柜找到的《汉字的故事》,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编着者是北师大的一位施姓才女。书有近500页厚,并配有大量拙朴生动的插图。在271页,小川找到了一个“火”字的古象形字,形状与《中国甲骨学史》里的相同,底部带弧形。再细看,所谓“元宝”形状,在动感之下就是一团火苗!

聂风观摩着这个古象形“火”字,表情有些激动。

没想到在一本学术专着里发现的奥秘,在另一本通俗的大众图书里找到了旁证。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天作之合!

“你今天的表现像头猎犬!”聂风称赞小川。

小川脸红扑扑的,感到莫大的荣耀。

聂风再往这本书的前后翻阅,在另一页里,居然发现了古文“山”的象形文字,形状像个放毛笔的笔架,底部是平的。巧合的是,这一页也是190页。

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反证!

就这样,一位执着的记者和一个机敏的年轻警官联手,终于揭开了谜底:

A4纸上那个神秘的符号——是个“火”字!

小川向聂风请教,怎么会想到从甲骨文字里寻找线索。

“我是受姚警官说的‘红塔山’的启发,才想到了象形文字的。”聂风说。

那个符号,不少人看成“山”,有的人看成“塔”(姚莉),还有人看成“元宝”(阿英)——都是从它的形状直观判断的,聂风很自然就联想到从象形文字的线索去破译。

小川还有点疑惑:“这个符号的确是表示‘火’,但是胡国豪、洪亦明又没有学过甲骨文,他们怎么能读懂呢?”

聂风回答道:

“其实有时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往往把它想复杂了。对这个符号的解读也是的……作案人画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团火;看见符号的人如果心中有‘火’的心结,会一眼认出这就是‘火’。如果预先没有‘火’的意念,他就可能会认作‘山’、‘元宝’,或者像姚警官一样感觉像‘红塔山’。”

“是吗?”

“若是不信,我们来作个心理学测试如何?”

“好嘛。”小川有点半信半疑。

聂风找书城工作人员要了张白纸和泡沫笔,摊开来,在上面画了两个古文字图。左边一个是“山”,形状像一个笔架;右边一个是“火”,形状像个元宝。

他把纸折叠起来,只现出右边的图形。然后挨着问旁边几个买书的顾客。

“你能认出这个象形字是什么字吗?”

“是‘山’。”一个人说。

“像个‘金元宝’!”

“我觉得像‘火’。”

当场问了七八个人,几种答案都有。

聂风向小川警官笑了笑,然后把折迭的纸展开。一左一右两个象形符号可同时看见。

他拿着纸,问一个正翻阅时装杂志的女学生:

“不好意思,请你认认这两个象形字哪一个是‘火’字?”

“呃,右边这个是‘火’。”

女学生几乎是脱口而出。

“左边呢?”

“左边这个……是‘山’。”

聂风得意地瞅了一眼小川,再问旁边一位眼镜:

“先生,你能认出这两个象形字吗?”

“是有奖测验吧?”

眼镜笑着问。

“嘿、嘿,我们作个小小的心理测验。”

“唔,这个笔架是‘山’,”眼镜指指左边,然后望着右边说,“这个应该是‘火’吧。”

“完全正确,谢谢。”

接下来,聂风和小川对十多个人进行了同样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受测人,都一眼认出右边的字是“火”字。

孤立地看右边符号,有说是“山”,也有说是“火”,个别人说像个“元宝”。但凡是两个符号同时看的,大多一眼看出右边的古体字是“火”字。

这恰好说明了如果事先有意念,很容易认出这是个“火”字。

两人兴奋地下楼。

“这个发现太伟大了!”小川警官喜形于色。

“我们等于找到了一把破案的钥匙。”

“破案的钥匙?”

“对,‘火’字之谜破解了,就能引导我们正确的侦查方向。”

离开书城出口,聂风付款,买了《中国甲骨学史》和《汉字的故事》两本书。

“这样说来,胡国豪和洪亦明两个地产大鳄的死,都可能与火有关?”

小川心有灵犀。

“对,也许还包括作案人……”

“包括作案人?”

“现在这还只是推测,”聂风说,“如果时间来得及,我想再作一个心理测验。”

“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了,警方这几天全线出动,你们也够忙的。”聂风斟酌了一下,关照小川警官道:“‘火’字的秘密,暂时不要告诉你们崔队。”

“为什么?”

“他未必接受。”

“行。”

3

次日,周末下午。

周正兴坐着一辆黑色奥迪,从地豪大厦门口出来。一辆停在对面的黑色桑塔拉悄悄启动,尾随在后面。车里坐着开车的郑勇和另一个警官,两人都穿着便衣。

“头儿,我是第一组,目标已经出动。”

郑勇拿起无线话机,小声报告。

“给我盯紧了!”话筒里传来崔队的声音。

“明白。”

郑勇猛踩油门,跟上前面的奥迪,朝深南大道方向开去。

二十分钟后,一辆红色宝马车从地豪大厦门口开出来。驾车的是朱美凤,一身浅紫色休闲套装,气质高雅。

停在对面的另一辆白色面包车也跟着启动,尾随在红色宝马后面。

“崔头,我是第二组,凤凰出笼了!凤凰出笼了!”

第二组跟踪的警员报告。

“好,注意跟紧了。”

“OK!”

半个小时后,黑色奥迪开进市府大院。车停在政府行政大楼前,周正兴下车,走了进去。看样子他是到政府部门办什么事。周的司机把奥迪开到一旁的停车场,熄火等候。

“头儿,我是第一组,目标到了市府大楼。”

郑勇的黑色桑塔拉在远处停下观望。

“继续盯着,一步也不要离开。”

崔队坐镇Y区分局刑警队指挥。

“是。”

过了十分钟,话机里传来第二组的报告:

“崔头,我是第二组,凤还巢了。”

“凤还巢”的意思,是指朱美凤回她的美容院了。

“唔,继续监视。”

崔队多少有点失望。

这时,话机响起小川的声音:

“师傅,我是第三组,目标出动了。”

崔队拿起话筒,提高了音量:

“好!你小子盯紧了。”

钟涛驾着一辆黑色别克,从地豪大厦门口开出来。

小川和姚莉开着辆白色面包车,在后面跟踪。别克车沿着深南东路行了一程,经过大剧院、新闻大厦、市政府,然后在上步路口折转向南。小川保持着三十米左右的距离,在后面小心地跟着。

最后黑色别克开到南园路,在一家高级咖啡馆旁停下来。钟涛停好车,大步走进咖啡馆。小川把面包车停在斜对面的一家餐馆门旁,与姚莉两人坐在车里观察。咖啡馆的门面用米黄色调装饰,明快,别致,有现代感。上方挂着精致的“西西里咖啡馆”招牌。

“师傅,我是第三组,目标进入南园路咖啡馆,好像是与什么人会面。”

“好,注意监视会面的人是谁。”

“是。”

小川警官目不转睛地盯着街斜对面。

炎热的下午,车内闷得像个蒸笼。小川把窗玻璃摇下来了一点。大约十分钟后,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野里。此人步履轻松,神态潇洒,身穿橄榄绿圆领T恤,头戴米色棒球帽,肩上还挎了一个红背带白布袋。

小川和姚莉诧异地对视了一眼。

“怎么是聂风?”

姚莉念叨了一句。

眼看着他就要走进咖啡馆。

“我明白了……”

小川说着,拨通了聂风的手机。

“嘿,聂哥,我是小川,就在街斜对面的面包车里。”

“哦,”聂风停步,转过头向这边瞅了一眼,“我看见了。”

“是你约的钟涛吧,需要我们配合吗?”

聂风反应迅速,小声说:

“过二十分钟给我打电话,就说有资料带给我。”

“明白了。”

聂风挂断手机,走进咖啡馆。

咖啡馆里的空间很高,带穹顶的长条形窗户,挂着赭红窗帘。

客座分设为两层,格调优雅。底层隔成七、八个温馨的小空间,家庭式的缎面沙发、藤制圆桌、欧式台灯。侧面的整堵墙上,贴满世界各地的咖啡品牌标笺、广告和地图。木台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咖啡器具,琳琅满目。衬着空中的两盏橘黄色大吊灯,别有一番情趣。

聂风刚进门站定,系白色围裙的女招待迎上来:

“先生,有人在楼上等您。”

聂风抬头上望,只见钟涛在朝他点头。

一架实木楼梯嵌在正面的红砖墙上,只有一根铁扶栏。整壁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世界明星剧照。聂风沿着明星墙的木梯拾级而上。

楼上是雅座。可以俯瞰下面的咖啡座世界。

坐下,聂风赞道:“这里的环境不错哦。”

“校友们偶尔在这里小聚,我不常来。”钟涛说。

会面的地点是钟涛选的。上午聂风打电话给他,说最近两天就要回四川了,希望能见个面。钟涛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今天穿一件浅棕色翻领T恤,气色不错。

“聂记者喝点什么?”

“随便。”

“这里的顶级蓝山是一流的。”

“我喝不来蓝山咖啡,有点带酸味。”

“味道微酸,香醇,回味悠长,这正是蓝山的风味。”

听起来钟涛对咖啡很在行。

聂风点了一杯摩卡。钟涛点的是特级蓝山。不一会儿女招待端来,咖啡盛在一个绿色磨沙杯里,香气飘逸。

“你喜欢喝摩卡,”钟涛说,“口味浓烈。”

“我其实对咖啡没有研究,瞎点的。”

聂风在杯里加上奶和糖,用小勺搅动均匀,喝了一口味道确实挺浓。

“平常忙起来,我就喝麦式速溶咖啡。”他说。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钟涛微笑,随口念出一句麦式咖啡的广告词。

聂风也笑了。他发觉钟涛的情绪有些变化,一改往常的不苟言笑,话似乎也多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老乡加学长的缘故,聂风突然觉得在钟涛的身上散发着一种亲和力。

钟涛端起特级蓝山,咖啡面上浮现浅金黄色油脂。他抿了一口,味道恰倒好处。

“你不加奶和糖?”聂风好奇地问。

“喝咖啡的最高境界就是原汁和原香,有人说用92℃的开水冲泡是最佳温度,可以带出咖啡天然的原味,让咖啡的灵魂得到完全释放!但这不容易准确把握,其实90℃以上的开水就可以了。”

钟涛喝了一口蓝山,津津乐道地继续说:

“我喝咖啡从来不放糖,也不加奶,这时的咖啡很醇美。也许刚入口是苦的,但经过回味后,你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苦尽甘来。许多时候,没有加过糖的咖啡就像人的生活,也是先苦后甜……”

听了钟涛这段精彩议论,聂风对这位学长从心底感到叹服。

——的确,论钟涛的才能、休养、品位,以及智商,都是最优秀的。除了四川人的幽默,在他身上还透出一种说不清的神秘感和男子汉的魅力。这样一位给人好感的拔尖人物,会是谋杀胡国豪的凶手吗?他不敢肯定。除非他和胡老板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地豪大厦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

聂风想起上次到地豪的情景。

“上次我去地豪大厦,听见一首口琴曲。”

“口琴曲?”钟涛问:“是什么曲目?”

“在大厅听见的,曲子很熟,但记不起名字了……”

聂风随意地哼了一句。

“哼得有点左,就是这个曲子……”聂风有点不好意思。

“是《杏花雨》。”钟涛淡淡地说。

“哦,像是《杏花雨》,我记起来啦!在C大校庆上听到过。”

“上次听说你也是C大的毕业生。”钟涛态度友善。

“是的,我是新闻系88级的。”

“那首歌是我作的词,”钟涛平静地说,“川音的一位知青作曲家谱的曲。”

“怪不得这么打动人!”

钟涛笑了一下,揶揄道:“你这么容易被打动?”

“‘杏花雨’有两种意境,”聂风班门弄斧道,“一是《千家诗》里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三月杏花开花时节,霏霏细雨……”

钟涛默默听着。

“我更欣赏另一种意境——”聂风继续说,“大风吹过,落英缤纷……”

“‘有的只是夕阳残照中,杏花雨满地飘落’。”钟涛顺口吟道。那是《杏花雨》里的一句歌词。

“是哦,真美!”聂风赞叹。

“可是,这种意境的真谛,你能懂吗?”钟涛问他,平淡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悲凉。

聂风哑然。

钟涛的目光越过他的头顶,投向遥远的地方。这时聂风感到在他身上有种江湖人的沧桑感,或者是一种潜伏着的野性。

空气有点沉闷,只有萨克斯轻音乐在回荡。

聂风问起钟涛的知青经历。

“当年你是从知青考上C大的吧?”

“是的,我算幸运的,77年赶上了恢复高考才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听说当年有很多成都知青去了云南建设兵团。”

“我们学校就是到的云南建设兵团……”

“哦,在云南的什么地方?”

“蓝江。”

“在哪个方位?”

“你去过云南?”

“没有。”

“说了你也不明白,”钟涛似乎不愿多谈,“那地方离缅甸只有一步之遥。”

那就是云南边陲了!

“我听说知青里有很多故事……”

“青春无悔,代价太高!”

钟涛只说了这一句。就封口了。

这时,系白围裙的女招待给两人递热毛巾。

“我俩合个影好吗?”聂风突然提议。

“行。”钟涛很爽快。

聂风打开宾得928型相机,递给系白色围裙的女招待。

“请帮我们拍一下。”

两人在桌前摆好姿势。钟涛抱臂而立,聂风面带微笑。

女招待按动快门。随着“咔”地一声,闪光灯闪亮。

正在这时,聂风的手机响了。

“我是小川,在南园路招待所没找到你。”

“哦,我在西西里咖啡馆,正和钟学长聊天。”

“你要的资料找到了,准备给你送过来。”

“那辛苦你了。”

聂风关机,然后对钟涛说:“是小王警官,给我送资料过来。”

“是跟踪报道资料吧。”

钟涛并不介意。但他的话听起来像是一语双关。

“还有一个小问题,想请教一下学长。”

疑点闪动。聂风下决心试探一下。

“不会是智力测验吧?”钟涛打趣道。

聂风心头一震。在今天的会面中,钟涛对聂风的态度始终像是对待一个小兄弟,宽容,友善,亲切。聂风对自己的算计稍稍有点内疚感。

“是个心理小测验。”他搔搔头,掩饰自己的尴尬。

聂风从白布提袋里取出一张小心折着的纸,就是在书城里用过的那张。左边的“笔架”符号被遮住,只现出右边的“元宝”符号。

“你能认出这个象形图是什么字吗?”

聂风指着“元宝”,并注视着钟涛的表情。

钟涛似乎楞了一下,但旋即莞尔一笑。

“是个金元宝。”

聂风好像有点失望,提示说:“是单个字,不是三个字。”

“唔,”钟涛似谑似真,答道:“单个字嘛,应该是……‘山’。”

聂风大失所望。

“我这人很笨,可能答错了。”钟涛一脸的虔诚。

聂风报以傻笑,然后把整张纸展开来。此时,两个符号同时展现在钟涛眼前。

“学长再看看,右边这个符号是什么字?”

钟涛的目光左右扫描了几次,似乎豁然开朗。

“哦,对啦!右边这个应该是‘火’,左边那个才是‘山’字。”

“这次猜对了。”聂风说。

“还是有比较才有鉴别。”

钟学长显得沾沾自喜。

聂风摆弄着手里的纸,心里一时断定不出钟涛回答的真实性。

这时,穿便装的小川警官走进来,腋下夹着几本杂志和一个大牛皮信封。他愣头愣脑地向上张望,看见聂风和钟涛,沿着明星墙的木梯径直登上二楼雅座。

“小王警官这里坐。”钟涛招呼他。

“不好意思,打扰了。”

小川落座,把几本《刑侦参考》内刊交给聂风。

“武局叫带给你的。”

实际上那是平常放在车里备览的。

“哦,谢谢武局了。”聂风暗示小川道:“我正和钟学长作心理测验游戏,两个符号他都认对了。”

这表示受测人是在同时看两个符号才认出来的。

小川会意,从牛皮信封里取出几张七寸大的胡国豪尸体照片,摊在桌上。其中有胸部位置的特写。

“这里也有一个符号,很有趣。”

小川指着一张照片乳头下方的伤痕,问钟涛:

“钟老师,你能看出这个符号的含义吗?”

聂风注视钟涛的反应。

“不知道。”钟涛神态镇静。

“这是胡国豪胸口上的划痕!”小川警官说。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钟涛若无其事。

“你误会了。我只是想请钟老师帮忙判断一下。”小川警官解释。

“我帮不了忙。”钟涛冷淡地说。

这时,一直静观的聂风从他的百宝箱布袋里拿出一本书,翻到190页,用手指点道:“可以确认,这个划痕就是一个‘火’字符号……”。

这本书就是《中国甲骨学史》。

在一刹那,钟涛表情似乎微微一震。嘴角露出一抹不易觉察的微笑。

现场的气氛,宛若两只年轻猎犬咬住了一头棕熊。

“为什么胡国豪胸口会留下一个‘火’字呢?”

小川警官锐利的目光直视钟涛。

“天知道!”钟涛说。

“我想象,杀人计谋的设计者一定对‘火’有某种特别的情结……”聂风抬高声音说,“或者是死者对‘火’有一种特别的恐惧!”

钟涛听罢此话,突然两眼圆睁,脸色极难看。整个脸渐渐变成酱红色。在那一刹间,聂风从他的眼瞳里几乎看见了熊熊燃烧的火焰。看得出他在以极大的毅力忍住了爆发的愤怒。

但钟涛很快从失态中恢复了镇定,对聂风说:

“小老弟的确很有想象力。”

小川警官与聂风交换了一个眼色,起身告辞。

“不好意思,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钟学长,我也告辞了。”聂风起身。

“我还要等几个朋友,两位走好。”

钟涛同聂风握手。

聂风感觉他的手很有握力。

聂风和小川警官走出咖啡馆,到街斜对面一起上了面包车。

“聂记者辛苦了。”

姚莉递过来一瓶冰红茶。

“谢谢。”

聂风接过冰红茶,没有喝,就与小川交换起看法。

小川警官认为钟涛刚才的反应有一点反常,不过也许他并不知道“火”字的含义。聂风判断,钟涛知道的可能更多。不然不会这样震撼。而且,钟涛有一个太完美的“不在现场证明”。

“那天在地豪办公室,钟助理也是这个表情。”小川不经意道。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哪一天?”聂风问他。

“我和姚警官第二次去地豪那天,应该是……星期三,6月28号。”

“你回忆一下当时是什么情景?”

“有一架波音747飞机正从窗外飞过,飞得很低,后来我们查过了,那个时间的航班是南航的一架飞机。机上的乘客也没有与钟涛有关联的人……总之,调查黄田机场是一无所获。姚警官后来记起,当时在钟涛凝望的方向,还有一个景观——对面一幢大楼有纸屑飘落下来。”

“纸屑,有没有搞错哦?”

“我也觉得离奇。”姚莉警官说。

聂风想了一下,问小川:“当时你们三人在办公室的什么位置?”

小川作了扼要说明。

“大约是什么时间?”

“傍晚,差五分6点。”

“这么准确?”

“我当时下意识地瞟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唔。”聂风抬腕看了一下手表,若有所思。

“和现在的时间差不多。”他自言自语了一句。

“走!”聂风蓦然想到什么。“我们再去现场看看。”

小川留下负责继续监视钟涛。聂风叫了一辆出租车,和姚莉一起赶到地豪大厦。

阿英见聂风和姚莉一同出现在地豪,有点诧异。

“姚警官,有什么事需要我协助的?”

“我和聂记者想见见钟助理。”姚莉故意说。

“他下午出去了。”

“就在他办公室坐坐可以吗?”

“可以。”阿英很配合。

阿英叫来办公室的人,吩咐打开了门。

她引聂风和姚莉走进房间。

“要我通知钟涛回来吗?”

“不用了,”聂风叮嘱她道,“不用告诉钟助理我们来过。”

“唔。”阿英点头,似有所思。

“你们坐。”她识趣地退出房间。

聂风走过去,站在钟涛中班台后面的地方。

“对,就是那个位置。”姚莉说。

聂风向西南方向看去,发现窗外是血色晚霞,像殷红的血,像熊熊燃烧的火焰。

他不禁惊呆了:眼前完全是一片火海。

终于揭开了这个秘——钟涛看见的是火烧云!

聂风说:“那一定是‘火!火!火!’”